[实用新型]一种夹芯式结构机身颤振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2568.1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8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胡家亮;脱朝智;钱卫;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8 | 分类号: | G01M9/0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致仁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芯式 结构 机身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身模型结构的设计和应用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夹芯式结构机身颤振模型。
背景技术
跨音速颤振模型承受空气动力载荷较大,因此应在保持相似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模型的强度。机身是全机的受力基础,需要承受各翼面传递来的载荷,因此机身跨音速模型的强度尤为重要。另外,机身跨音速颤振风洞模型要求与真实飞机的外形相似,并应具有良好的填充性。
目前的机身颤振模型中使用大量的复合材料,存在材料性能不稳定、强度余量偏低、加工工艺复杂等问题。
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满足风洞试验要求的机身颤振模型设计方案,使模型具有模拟精度高、强度余量大和设计加工难度小的优点,保证颤振风洞试验顺利进行,降低飞机颤振设计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夹芯式结构机身颤振模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夹芯式结构机身颤振模型,构成如下:铝合金芯板1、玻璃钢蒙皮2、整流罩、木质维型框4和聚氨酯泡沫填充物5;其中:所述木质维型框4下部粘接固定在铝合金芯板1上,木质维型框4两侧通过角撑加强固定在铝合金芯板1上,所述玻璃钢蒙皮2的外形与机身一致;玻璃钢蒙皮2贴合罩在木质维型框4和铝合金芯板1的外侧,所述聚氨酯泡沫填充物5填充在铝合金芯板1、玻璃钢蒙皮2和木质维型框4之间的空隙处,所述整流罩固定机身前端第一个木质维型框4和/或玻璃钢蒙皮2外侧一端。
所述铝合金芯板1的厚度为1-50mm。
所述玻璃钢蒙皮2的厚度为1-20mm。
所述铝合金芯板1为模型的主要承力构件,玻璃钢蒙皮2分为3到4个区域,各区域铺层厚度不同,玻璃钢蒙皮2和整流罩需保证模型的气动外形与飞机相似,木质维型框4和整流罩框采用硬木制造,木框粘接在铝合金芯板上,两侧采用角撑加强,加工时要求木框在阴模胎具中修形研合,同时与芯板研合保证木框与蒙皮和芯板贴合。芯板、蒙皮和木框之间的空隙用自由发聚氨酯泡沫填充木质维型框4保证模型的气动外形的稳定性,聚氨酯泡沫填充物5填充在芯板、维型框和蒙皮之间的空隙处,采用预制聚氨酯泡沫切削堆砌再修形的方法,也可采用在无蒙皮的结构空腔中自由发再修形的方法,保证模型具有良好的填充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夹芯式结构机身颤振模型,不仅满足跨音速颤振模型的质量模拟要求,而且结构强度好,满足风洞试验的使用要求。而且机身模型芯板和蒙皮采用分区变厚度设计,与实际结构相似性好,模拟精度高,能够满足全机颤振试验的模拟要求,降低飞机颤振设计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夹芯式结构机身颤振模型示意图;
图2为铝合金芯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夹芯式结构机身颤振模型,构成如下:铝合金芯板1、玻璃钢蒙皮2、整流罩、木质维型框4和聚氨酯泡沫填充物5;其中:所述木质维型框4下部粘接固定在铝合金芯板1上,木质维型框4两侧通过角撑加强固定在铝合金芯板1上,所述玻璃钢蒙皮2的外形与机身一致;玻璃钢蒙皮2贴合罩在木质维型框4和铝合金芯板1的外侧,所述聚氨酯泡沫填充物5填充在铝合金芯板1、玻璃钢蒙皮2和木质维型框4之间的空隙处,所述整流罩固定机身前端第一个木质维型框4和/或玻璃钢蒙皮2外侧一端。
所述铝合金芯板1的厚度为1-50mm。
所述玻璃钢蒙皮2的厚度为1-20mm。
所述铝合金芯板1为模型的主要承力构件,玻璃钢蒙皮2分为3到4个区域,各区域铺层厚度不同,玻璃钢蒙皮2和整流罩需保证模型的气动外形与飞机相似,木质维型框4和整流罩框采用硬木制造,木框粘接在铝合金芯板上,两侧采用角撑加强,加工时要求木框在阴模胎具中修形研合,同时与芯板研合保证木框与蒙皮和芯板贴合。芯板、蒙皮和木框之间的空隙用自由发聚氨酯泡沫填充木质维型框4保证模型的气动外形的稳定性,聚氨酯泡沫填充物5填充在芯板、维型框和蒙皮之间的空隙处,采用预制聚氨酯泡沫切削堆砌再修形的方法,也可采用在无蒙皮的结构空腔中自由发再修形的方法,保证模型具有良好的填充性。
本实施例所述夹芯式结构机身颤振模型,不仅满足跨音速颤振模型的质量模拟要求,而且结构强度好,满足风洞试验的使用要求。而且机身模型芯板和蒙皮采用分区变厚度设计,与实际结构相似性好,模拟精度高,能够满足全机颤振试验的模拟要求,降低飞机颤振设计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25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