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鱼缸水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2543.1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9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孙健;徐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晔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34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城东街道金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缸 水净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缸水净化系统。可用于水族观赏鱼缸的水质净化。
背景技术
目前水族观赏鱼缸一般采用循环过滤系统进行水质的净化,鱼的排泄物、食物残渣及水草烂叶等沉积在过滤材料上进行过滤、生物降解等反应,从而水体得到净化。但是该方法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材料上沉积的杂质过多,会影响过滤效果,并且需要频繁地清理过滤系统和鱼缸,工作量大且繁琐,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鱼缸水净化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有效分解鱼缸水中的杂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鱼缸水净化系统,所述系统包含净化处理部分和充氧部分,所述净化处理部分,包含生物球和支架,生物球通过支架固定成板块状,固定在鱼缸中,所述生物球,包括内支承体,在内支承体表面包裹有纤维,形成纤维球,将纤维球置于网袋中,将网袋连同其内的纤维球一起置于网罩中,形成生物球;所述充氧部分包含增氧泵,增氧泵置于鱼缸上,其氧气输送管出口置于鱼缸内。
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球,所述纤维采用聚丙烯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技术将生物膜氧化反应技术嫁接于高比表面积的载体材料上,利用该载体材料制成生物球。生物球置于水中一段时间后,球体内的载体材料上形成生物膜,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生物氧化反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改变了传统的鱼缸水净化方式,不再采用过滤的办法进行处理,从而避免了过滤系统易出现的堵塞、需频繁清理或者更换过滤材料等缺点。利用该系统可以有效分解鱼缸水中的杂质包括鱼类的粪便、食物残渣、藻类等,从而保证鱼缸水质及鱼类的健康,并可大大降低换水及清理鱼缸频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生物球,在内支承体表面包裹有纤维,形成纤维球,纤维球表面积大,生物固载量多,可达到更好的水质净化效果。能够高效降解水体杂质,大大减少了换水频率;
3、净化装置部分可根据鱼缸大小、美观等需要进行随意组装和设计,可灵活拆卸、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鱼缸水净化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物球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生物球1、内支承体1.1、纤维1.2、网袋1.3、网罩1.4;
支架2
增氧泵3
鱼缸4
水位线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鱼缸水净化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鱼缸水净化系统,包含净化处理部分和充氧部分。
净化处理部分:该部分由生物球1和支架2组成。将生物球1通过支架2固定成板块状,固定在鱼缸4中(如图1所示),可根据需要选择大小和固定位置。
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物球的总体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生物球,包括内支承体1.1,在内支承体1.1表面包裹有纤维1.2,形成纤维球,将纤维球置于网袋1.3中,将网袋1.3连同其内的纤维球一起置于网罩1.4中,形成生物球。
所述纤维1.2的材料采用聚丙烯。
充氧部分:包含增氧泵3。
生物球1可浸没在鱼缸4水体中,也可安装在水体表面。由于生物球中的生物膜需要一定的氧气进行生物氧化反应,对于浸没于水体中的部分需配合增氧泵3进行供氧。增氧泵3置于鱼缸4上,其氧气输送管出口置于鱼缸4内。
将净化处理部分和充氧部分装置完毕后,充氧泵通电运行,水体在充氧气泡的扰动下呈流动状态。当水体中产生污染杂质后,生物球纤维表面会生长生物膜,使水体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采用本系统基本不需要换水,可选择偶尔更换一次鱼缸水,生物球也可长时间使用,当需要更换的时候只需将固定板块卸下安装新的生物球板块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晔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晔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2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蛭水族箱
- 下一篇:一种液体洗涤消毒剂的制备原料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