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NG船液货舱殷瓦管及其带材极限位置焊接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2077.7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6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建;刘传;顾颂;王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ng 货舱 殷瓦管 及其 极限 位置 焊接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NG船液货舱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LNG船液货舱殷瓦管及其带材极限位置焊接的固定装置。
技术背景
殷瓦管及其带材焊接是LNG船液货舱建造过程中涉及的一项重要焊接内容,殷瓦管及其带材焊接分为自动焊和手工焊两种焊接形式。自动焊即采用专门的自动焊接设备进行焊接,手工焊接用于自动焊无法完成的端头、包角等焊接位置,或对自动焊产生的缺陷进行修补。由于殷瓦管翼的厚度仅有1.5mm,带材的厚度也只有1.5mm,并且均为薄板长条焊缝,所以焊接后如果焊接区域存在应力就会引起相应位置出现拱起的现象,不符合质量要求。所以自动焊在施焊过程中机头对待焊位置的压力调节要求较高,压力过小容易产生机头滑脱逃逸,压力过大不利于机头的行走,影响焊缝质量。所以我们要留出一个足够压力调节的行程区域,保证正常的压力调节。而在船体一些超出机头设计行程的位置,我们的以上要求就得不到满足,为此我们特地设计制作的本项工装,通过整体平移机头轨道获得要求的行程,使得MO7/O8的焊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且该工装紧固在已焊接的基座上,避免了对船体其他位置的焊接破坏。
该工装的使用使得超过行程位置的焊接得以实现,并使极限位置的机头压力调节范围得到保证,从而防止了因压力不合适导致的:焊接区域拱起、容易氧化、表面发枯、焊缝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一种LNG船液货舱殷瓦管及其带材极限位置焊接的固定装置,以解决LNG船液货舱殷瓦管及带材超行程位置焊接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LNG船液货舱殷瓦管及其带材极限位置焊接的固定装置,特点在于其构成包括连接臂、紧固螺栓和模拟基座;
在所述的连接臂上设有两个通孔,在两个通孔的同侧打两个分别与该两个通孔同心的沉孔,所述的模拟基座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沉孔内,紧固螺栓安装在另一沉孔的通孔中。
所述的两个沉孔的中心距离为机头偏离正常焊位的最大距离,两个沉孔的半径为模拟基座半径+0.25mm。
通过氩弧焊将模拟基座与连接臂固定在一起。
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方便使用安装操作。工作时先将连接臂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目标基座上,通过旋转连接臂把模拟基座调节到需要的位置,再拧紧紧固螺栓使整个装置得以固定,最后再把MO7/O8的轨道安装在调节好的模拟基座上。从而使轨道位置调节的目的得以实现。
连接臂选用厚度16mm的普通碳钢板,经过铣边、打磨等表面处理加工而成,并在两边对称的位置打上两个通孔,并在一侧打同心沉孔半径超出基座外半径0.25mm,方便套于基座上。
模拟基座选用船上使用的碳钢基座直接嵌在连接臂的沉孔里,并通过手工氩弧焊焊接牢固。
紧固螺栓选用标准件M16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整轨道位置使机头进入合理区域,机头压力调节也得到保证,从而实现超行程的焊接,并防止殷瓦管翼板或殷瓦管带材拱起,提高焊接质量,使焊接提交一次性通过。制作简约、紧凑,并综合经济成本考虑,结构框架采用普通碳钢材料、模拟基座采用实船生产通用的碳钢基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LNG船液货舱殷瓦管及其带材极限位置焊接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臂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船体基座上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求更为清楚明白地阐述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先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LNG船液货舱殷瓦管及其带材极限位置焊接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LNG船液货舱殷瓦管及其带材极限位置焊接的固定装置,包括连接臂A、紧固螺栓B和模拟基座C;在所述的连接臂A上设有两个通孔1,在两个通孔的同侧打两个分别与该两个通孔同心的沉孔2,所述的模拟基座C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沉孔内,紧固螺栓B安装在另一沉孔的通孔中。所述的两个沉孔的中心距离为d。本实施例中d=机头偏离正常焊位的最大距离+30mm。两个沉孔的半径分别为R,本实施例中R=基座半径+0.25mm,两沉孔中心为通孔,通孔直径为16.5mm。在一沉孔中装配模拟基座用于与导轨托架安装连接,并通过氩弧焊将模拟基座C与连接臂A固定在一起。将连接臂A的另一沉孔扣嵌于船体基座上,通过紧固螺栓B固定在船体上,并可通过松开紧固螺栓B旋转连接臂A来调节模拟基座C的位置,进而使得安装在模拟基座上的轨道及轨道上的机头位置可调。如图3所示,使用该装置前先将连接臂A通过紧固螺栓B固定在目标基座上,通过旋转连接臂把模拟基座C调节到需要的位置,再拧紧紧固螺栓B使整个装置得以固定,最后再把MO7/8的轨道安装在调节好的模拟基座上,再装上机头调节到合理的位置施焊。使用结束后先卸下机头、轨道,最后再拆除该工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20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