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子午线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2034.9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1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卢南江;阳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工橡胶桂林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02 | 分类号: | B60C9/0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周兆阳 |
地址: | 541805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子午线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子午线轮胎,尤其是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胎体反包结构,多是采用在胎体外侧或内侧增加1~2层帘线包布的方式,这样的结构虽然增强了钢圈部位的刚性,加强了胎圈,但是由于帘线刚性及轮辋的压紧作用力的存在,当发生形变时,在胎体反包处过渡不均匀,导致应力集中,以致胎体反包端点处发生提前损坏,导致轮胎的破裂,影响了轮胎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子午线轮胎,可使胎体层反包部位的应力过渡更为均匀,降低胎体层反包端点处的应力集中,从而提高轮胎性能和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子午线轮胎,包括胎体层、胎圈加强层、钢丝圈和胶芯,胶芯连接于钢丝圈上端;所述胎体层包括胎体层主体部和胎体层反包部,胎体层主体部位于轮胎内侧且延伸至钢丝圈,胎体层反包部从胎体层主体部延伸并绕过钢丝圈反包向轮胎外侧,其位于轮胎外侧的一端为第一反包端;所述胎圈加强层包裹在胎体层外,与胎体层共同包住钢丝圈及胶芯与钢丝圈连接的一端,其位于轮胎外侧的一端为第二反包端,第二反包端位于第一反包端之下,其不同之处在于:该子午线轮胎还设有过渡层,所述过渡层与第一、第二反包端的外侧相接触且向上下延伸,其下端点在轮辋轮缘与轮胎的着合点之上。
优选的,所述过渡层相对于轮胎半径方向的帘线角度为30°~70°,过渡层的宽度为20~60mm,可使过渡层对应力的分散作用更好。
优选的,所述过渡层的中心与第一、第二反包端的连线中心相平齐,可使应力平均分散至过渡层的两端。
此外,所述胎体层与胎圈加强层之间最好设置有一层胶片,以保证胎体层反包部与胎圈加强层之间的剪切力过渡均匀;所述胶片的厚度优选为2~4mm。
优选的,所述胶芯由上部的软胶部和下部的硬胶部构成。
优选的,所述胎圈加强层和过渡层均采用钢丝帘线,以确保钢圈部位的刚性。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子午线轮胎通过增加过渡层的方式,将原来集中于第一反包端和第二反包端之间区域的应力,分散到过渡层两端的区域,降低了应力集中;同时,过渡层下端点开放且高于轮辋着合边缘,从而没有被轮辋所束缚;此外,在胎体层与胎圈加强层之间设置一层胶片,使得胎体层与胎圈加强层剪切力过渡更均匀。这些改进避免了轮胎过早发生损坏,提高了轮胎性能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胎体层;1-1、胎体层主体部;1-2、胎体层反包部;1-3、第一反包端;2、胎圈加强层;2-1、第二反包端;3、钢丝圈;4、胶芯;4-1、软胶部;4-2、硬胶部;5、过渡层;6、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子午线轮胎,包括胎体层1、胎圈加强层2、钢丝圈3、胶芯4、过渡层5和胶片6。胶芯4由上部的软胶部4-1和下部的硬胶部4-2构成,其连接于钢丝圈3上端,即硬胶部4-2的下端与钢丝圈3相连。胎体层1包括胎体层主体部1-1和胎体层反包部1-2,胎体层主体部1-1位于轮胎内侧且延伸至钢丝圈3,胎体层反包部1-2从胎体层主体部1-1延伸并绕过钢丝圈3反包向轮胎外侧,其位于轮胎外侧的一端为第一反包端1-3。胎圈加强层2包裹在胎体层1外,与胎体层1共同包住钢丝圈3及胶芯4与钢丝圈3连接的一端,其位于轮胎外侧的一端为第二反包端2-1,第二反包端2-1位于第一反包端1-3之下。胶片6设置于胎体层1与胎圈加强层2之间。过渡层5与第一反包端1-3和第二反包端2-1的外侧相接触且向上下延伸,其下端点在轮辋轮缘与轮胎的着合点之上。
其中,所述过渡层5相对于轮胎半径方向的帘线角度为30°~70°,过渡层5的宽度为20~60mm;且过渡层5的中心与第一反包端1-3和第二反包端2-1的连线中心相平齐。所述胶片6的厚度为2~4mm。所述胎圈加强层2和过渡层5均采用钢丝帘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工橡胶桂林轮胎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工橡胶桂林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20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圆形钢丝圈的子午线轮胎
- 下一篇:电动轮自卸车用后桥壳及电动轮自卸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