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式捕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1363.1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3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许尤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尤盛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7/34 | 分类号: | D03D4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式捕纬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梭织机领域,特别地,是一种无梭织机的离心式捕纬装置。
背景技术
无梭织机共同的基本特点是将纬纱卷装从梭子中分离出来,或是仅携带少量的纬纱以小而轻的引纬器代替大而重的梭子,为高速引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纬纱的供给上,又直接采用筒子卷装,通过储纬装置进入引纬机构,使织机摆脱了频繁的补纬动作。因此,采用无梭织机对于增加织物品种、调整织物结构、减少织物疵点、提高织物质量、降低噪音、改善劳动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无梭织机由于没有梭子引导纬纱在梭口中飞行,而纬纱自身的重量又很轻,因此纬纱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空气阻力、杂质或者重力的干扰,纬纱在穿越漫长的梭口进入捕纬装置时其预定入纬坐标较不准确,一旦超出捕纬装置的容许误差范围,捕纬装置无法捕捉纬纱,容易引起脱纬的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式捕纬装置,该离心式捕纬装置能够增加捕纬的范围,防止脱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离心式捕纬装置包括设置在织机捕纬端的环形滑槽和与所述环形滑槽配合的滑环,所述环形滑槽设置在一沿纬纱传输方向移动的移动支座上,所述滑环由驱动器驱动旋转,所述滑环上均匀的铰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细弹条,所述支杆、细弹条之间覆盖有限定所述支杆、细弹条聚集的弹性薄膜。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滑槽、支杆、细弹条的上方设置有电磁铁。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薄膜的内侧设置有螺旋状的纹路。
作为优选,所述支杆环形分布有可调的配重箱。
作为优选,所述细弹条顶部尖锐,并在聚集闭合时接触面与纬纱相适应,织机捕纬端还设置有与聚集闭合的所述细弹条相适应的切割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所述滑环在驱动器的驱动下旋转,所述支杆、细弹条和弹性薄膜组成的构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开口变大,纬纱通过此构件,所述滑环停止旋转,所述支杆、细弹条和弹性薄膜组成的构件再次闭合,所述纬纱被所述细弹条和弹性薄膜包裹,所述移动支座滑动将纬纱拉紧进行打纬,同时通过所述细弹条和切割槽的配合剪切引纬完成的纬纱,由于所述支杆、细弹条和弹性薄膜组成的构件的开口较大,对纬纱的捕获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离心式捕纬装置支杆非聚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离心式捕纬装置支杆聚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该离心式捕纬装置包括设置在织机捕纬端的环形滑槽100和与所述环形滑槽100配合的滑环200,所述环形滑槽100设置在一沿纬纱10传输方向移动的移动支座110上,所述滑环200由驱动器驱动旋转,所述滑环200上均匀的铰接有支杆300,所述支杆30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细弹条310,所述支杆300、细弹条310之间覆盖有限定所述支杆300、细弹条310聚集的弹性薄膜。
上述的离心式捕纬装置,所述环形滑槽200、支杆300、细弹条310的上方设置有电磁铁500,吸引所述支杆300、细弹条310等位于电磁铁500下方的构件,使支杆300、细弹条310不受重力影响发生下垂。
上述的离心式捕纬装置,所述弹性薄膜的内侧设置有螺旋状的纹路320,所述滑环200旋转时,所述螺旋状的纹路320能够吸引空气进入,使纬纱10更好的进入所述滑环200。
上述的离心式捕纬装置,所述支杆300上环形分布有可调的配重箱330,通过调整配重箱330的重量可以在同样的转速下,使所述支杆300、细弹条310和弹性薄膜围成的构件具有更大的开口,以适应不同的捕纬精度。
上述的离心式捕纬装置,所述细弹条310顶部尖锐,并在聚集闭合时接触面与纬纱10相适应,织机捕纬端还设置有与聚集闭合的所述细弹条310相适应的切割槽400,捕纬的同时能够通过所述细弹条310和切割槽400的配合剪切引纬完成的纬纱10。
上述的离心式捕纬装置的拉丝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尤盛纺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尤盛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13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