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面巾纸方便拉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1016.9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4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沈震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震新 |
主分类号: | B65D83/08 | 分类号: | B65D83/08;B65D77/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任益 |
地址: | 214145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巾纸 方便 拉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用于面巾纸方便拉出,属于面巾纸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面巾纸根据需要有多种包装,而抽取式面巾纸包装装置(紧密的塑料袋包装),抽取式面巾纸通过外包装——塑料包装袋正上面的切口线在拉开的情况下可以不断抽取出,因此在使用时首先要用双手将外包装正上面的塑料包装袋沿着切口线拉开,然后用手指将塑料包装袋内部的面巾纸掏出来,有时候还需要用指甲来切开塑料包装袋的切口,是比较繁琐和不方便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方便轻松地将面巾纸切口线拉开,同时将上部的面巾纸拉出来的简单实用的面巾纸方便拉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面巾纸方便拉出装置,包括面巾纸及其包装袋,包装袋的上面设置有用于面巾纸抽出的切口的切痕线,包装袋上设置有拉线,拉线的一头在包装袋外面切口的切痕线一端,拉线的另一头设置在包装袋内。
拉线设置在包装袋内的一头绕过面巾纸叠层到达面巾纸叠层底部和最后一层面巾纸或者包装袋内底部黏接。
拉线设置在包装袋内的一头也可以到达第一层面巾纸对边区域和包装袋内层黏接。
拉线的其它部分在包装袋内和第一层面巾纸黏接。
拉线在包装袋外面的长度至少2厘米。
拉线在包装袋内的另一头绕过面巾纸叠层到达面巾纸叠层底部后伸出面巾纸一段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用一根内置拉线方便轻松的将面巾纸包装袋上的切口线拉开,同时将上部的面巾纸拉出来。
将一根拉线内置在面巾纸最上层并且黏住,拉线的一头在包装切口线的一端通过切口穿出并且留有一定的长度可以让手指拿住,拉线的另一端绕过面巾纸到达面巾纸底部并且被黏住(可以和面巾纸黏住也可以和包装袋黏住也可以和面巾纸以及包装袋同时黏住),或者拉线在第一层面巾纸对边区域和包装袋内层黏接。当用手指拉动包装切口线外的拉线头时,切口线被打开,同时第一层面巾纸被带出。当上述拉线不黏住面巾纸最上一层时,拉线只起到打开切口线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使得抽取式面巾纸包装在打开使用时方便和快捷。对于本实用新型更简易的装置,就是用一根内置拉线方便轻松的将面巾纸包装袋上的切口线拉开,而面巾纸可以用手指掏出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拉线在面巾纸叠层上居中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拉线在面巾纸叠层上居边的俯视图。
图中:1—包装袋、2—面巾纸、3—拉线、4—黏接点、5—切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面巾纸方便拉出装置,包括面巾纸2及其包装袋1,包装袋1的上面设置有用于面巾纸抽出的切口的切痕线5,包装袋1上设置有拉线3,拉线3的一头在包装袋1外面切口的切痕线5一端,拉线3的另一头设置在包装袋1内。
拉线3设置在包装袋1内的一头绕过面巾纸2叠层到达面巾纸2叠层底部和最后一层面巾纸2或者包装袋1内底部黏接。
拉线3设置在包装袋1内的一头到达第一层面巾纸2对边区域和包装袋1内层黏接。
拉线3的其它部分在包装袋1内和第一层面巾纸2黏接。
拉线3在包装袋1外面的长度至少2厘米。
拉线3在包装袋1内的另一头绕过面巾纸2叠层到达面巾纸2叠层底部后伸出面巾纸2一段距离。
先在抽取式面巾纸包包装袋1内部安置一根涂有胶黏剂的拉线3,拉线3的一头穿出切痕线5留有3厘米左右(见图1)并且在上面黏贴纸片或者塑料片以防止黏手,胶黏剂可以选择热熔胶或者压敏胶或者其它胶,比较方便使用的是热熔胶。当抽取式面巾纸2包入包装袋1时,通过对包装袋1短时间加热或者加压使得涂有胶黏剂的拉线3在面巾纸2正上面区域和第一层面巾纸黏住以及和最底层面巾纸黏住,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
拉线3可以安置在面巾纸正上面从中心线到边线的范围内,见图2图3,即整个面巾纸区域内,也就是中心线向边线平移的这个范围。如果用内部安置一根涂有热熔胶的拉线的包装袋1包装抽取式面巾纸2时仅对最底层面巾纸部位加热,得到的是可以通过拉线3就打开包装切痕线5的产品,面巾纸2还是需要用手指掏出来。
抽取式面巾纸包装袋安置拉线的工艺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震新,未经沈震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10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