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星切割机的导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0560.1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7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雄;杨敬成;李优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64 | 分类号: | H01R39/64;H01R4/4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邱奕才;廖继海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切割机 导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切割设备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行星切割机的导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行星切割机导电装置普遍采用硬性、垂直连接接触导电。普遍存在碳刷磨损快,碳刷杆易折断,而导致掉入滑环内导致短路,烧损电气元件等,摩擦而产生大量碳粉串联滑环短路,接触面积小而导致接触不良等现象。电路的短路和断路的发生,重则引起火灾,轻则烧损电器件或导致机器停止运转,这都给生产带来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妨碍安全生产和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行星切割机的导电装置,解决碳刷磨损快、碳刷杆易折断,接触不良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行星切割机的导电装置,设置于切割机的转盘和与转盘同轴固定的底板上,包括设于转盘和底板上的电源外导入组件和设于转盘上的电源内导入组件,所述电源外导入组件包括导电滑环、刀式碳刷和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碳刷插头,所述导电滑环设于转盘上且与所述电源内导入组件连接,所述刀式碳刷通过弹性件设于底板上,所述导电滑环与刀式碳刷接触,所述碳刷插头与刀式碳刷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刀式碳刷接触面积大且由于弹性件的存在可以上下左右自由摆动,使碳刷可以随着导电环的轨迹而自由仿形,有效避免了因为导电环的阻力而使碳刷电极折断。
所述刀式碳刷和导电滑环为弹性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刀式碳刷和圆环直接非硬性接触也即弹性接触,降低碳刷折断频率,降低导电环的原点和表面光滑度的工艺要求。
所述电源内导入组件连接了设于转盘上的执行元件。
转盘的外部电源通过插头连接,刀式碳刷和导电滑环摩擦接触将电源输入至电源内导入组件,再连接至转盘上的执行元件。
所述转盘由动力元件驱动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对切割机的导电连接装置为弹性连接,可灵活摆动的导电连接;刀式碳刷片和滑环之间非硬性接触,降低碳刷折断的频率,避免了接触面积小而导致接触不良的现象,从而杜绝火灾发生的几率,保证生产的安全和提高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行星切割机的导电装置主视图;
图2是一种行星切割机的导电装置侧视图;
图3是一种行星切割机的导电装置的电源外导入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行星切割机的导电装置,设置于切割机的转盘1和与转盘1同轴固定的底板8上,包括设于转盘1和底板8上的电源外导入组件4和设于转盘1上的电源内导入组件3,所述电源外导入组件4包括导电滑环5、刀式碳刷6和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碳刷插头7,所述导电滑环5设于转盘1上且与所述电源内导入组件3连接,所述刀式碳刷6通过弹性件设于底板上,所述导电滑环5与刀式碳刷6接触,所述碳刷插头7与刀式碳刷6连接。
所述刀式碳刷6和导电滑环5为弹性接触。
所述电源内导入组件3连接了设于转盘1上的执行元件。
所述转盘1由动力元件2驱动旋转。
当转盘1上执行元件需要电源输入时,外部电源通过碳刷插头7连接,刀式碳刷6和导电滑环5摩擦接触将电源输入至电源内导入组件3,再连接至转盘上的执行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05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仪表板储物盒
- 下一篇:一种汽车储物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