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低温装卸臂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0104.7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4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西超;徐杰;蒲宏斌;张学亮;贺军昌;刘东;盛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冠卓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54 | 分类号: | B67D7/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装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装卸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船用低温装卸臂。
背景技术
低温鹤管的旋转接头的各部分在低温的工作条件下收缩,很多结构的密封面变形不均匀,密封结构得不到保证,因此无法实现低温密封要求;同时,在整个装卸过程中,空气中的水分会在滚道中结冰而损坏滚道,导致使旋转接头转动不灵活。此外,现有的装卸臂缺少防溢系统,特别是对于内臂外围的液压控制部分,即便于检修的端部,在向罐内输送流体物质在罐体被流体充满时,不能自动关闭输送管道上的阀门,流体溢出罐体经常发生,特别是在输送燃油、化学品时,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现有结构进行合理的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水平及内外臂驱动机构、采用电液控制、有利于提高内外臂与接头转动灵活度、具备防溢系统的船用低温装卸臂,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用低温装卸臂,包括上绳轮及外臂支撑组件、耳轴箱、立柱与氮气吹扫装置,立柱上部设置维修平台,所述立柱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上绳轮及外臂支撑组件、氮气吹扫装置,位于上绳轮及外臂支撑组件中心位置处连接向外延伸的工艺管线并且该工艺管线外端安装一个三维接头;同时,所述立柱中间段上安装有内臂驱动机构,该立柱下部安装外臂驱动机构,其中的外臂驱动机构反面连接一个下绳轮及配重机构;位于内臂驱动机构与外臂驱动机构之间的立柱上装有水平驱动机构,所述内臂驱动机构与水平驱动机构之间的立柱上装有耳轴箱,所述立柱底部设有电液控制单元;位于三维接头表面设有紧急脱离装置。
此外,位于耳轴箱与维修平台之间的内臂管段外部安装一个外油管检修支架,位于此支架上设置防溢油管段并且位于防溢油管段上水平设置三个支管,其中位于维修平台的支管外端的导油管口上安装防溢控制阀
相应地,所述上绳轮及外臂支撑组件与立柱之间设置支撑箱,位于内臂驱动机构与维修平台之间的立柱外侧安装一段上扶梯,外臂驱动机构反面设置有锁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船用低温装卸臂的有益效果为:
⑴通过独立的内臂驱动、外臂驱动以及水平驱动机构,可实现全局及局部机构的电液控制,提高了内、外臂的操作灵活度,同时配有氮气吹扫机构,使接头的各部分在低温的工作条件下收缩均匀,最低可至-197℃,有效地解决了低温下密封面变形不均匀的问题,从而解决了低温密封难题;
⑵通入氮气使滚道在整个装卸过程中的始终干燥,保证空气中水分不会在滚道中结冰而损坏滚道;
⑶通过在位于耳轴箱与维修平台之间的内臂管段外部安装带支架的防溢油管段并且位于管段中部开设带有导油管口的防溢控制阀,可有效防止在流体充满罐体时的溢出现象,保证了各种流体的安全输送,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船用低温装卸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船用低温装卸臂带防溢控制部分示意图。
图中:
1、上绳轮及外臂支撑组件;2、维修平台;3、支撑箱;4、工艺管线;5、上扶梯;6、传动钢缆;7、内臂驱动机构;8、耳轴箱;9、水平驱动机构;10、三维接头;11、下绳轮及配重机构;12、外臂驱动机构;13、锁紧机构;14、立柱;15、电液控制单元;16、氮气吹扫装置;17、外油管检修支架;18、防溢油管段;19、防溢控制阀;20、导油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船用低温装卸臂,包括上绳轮及外臂支撑组件1、耳轴箱8、立柱14与氮气吹扫装置16,所述立柱14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上绳轮及外臂支撑组件1、氮气吹扫装置16,位于上绳轮及外臂支撑组件1中心位置处连接向外延伸的工艺管线4并且该工艺管线4外端安装一个三维接头10,此三维接头10表面设有紧急脱离装置;其中的上绳轮及外臂支撑组件1与立柱14之间设置支撑箱3,所述上绳轮及外臂支撑组件1侧面设置维修平台2;
同时,所述立柱14中间段上安装有内臂驱动机构7,位于内臂驱动机构7与维修平台2之间的立柱14外侧安装一段上扶梯5,该立柱14下部安装外臂驱动机构12,其中的外臂驱动机构12反面连接一个下绳轮及配重机构11,上绳轮与下绳轮之间由传动钢缆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冠卓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冠卓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01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