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流恒压充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9947.5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黄祖好;黄三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流恒压 充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电池充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恒流恒压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有大量的数码产品,需用到电池,而所用到的电池都需要进行充电。目前市场上有大量的充电器,但效果都不是很好,一般为恒流或恒压的单一功能;恒流充电一般由定时来控制,这样电池放电程度的大小时间上无法控制,容易使电池过充或未充足,难以控制电池的充电程度。恒压充电可克服恒流充电的不足,但是如果电池放电较深的时候充电,则会对充电电路造成损伤。由于电压低,电流较大,对电池的损耗也大,易发热气化,加速电池的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靠实用的恒流恒压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巧妙的将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结合在一起,有效的避免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各自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恒流恒压充电电路,用于向电池BT1充电,包括恒流控制单元、检测单元和恒压控制单元;恒流控制单元和恒压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分别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恒流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接检测单元的第一端口,恒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接检测单元的第二端口,检测单元的第三端口接电池BT1的正极,第四端口接电池BT1的负极。
开始充电时,电池BT1电压较低,此时采用恒流充电,当电压充到一定高度值时,转成恒压充电。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恒流控制单元包括三端口的可调稳压器IC1、电阻R2和电阻R5,直流电源的正极接可调稳压器IC1的Vin端口,可调稳压器IC1的Vout端口和ADJ端口分别通过电阻R2、电阻R5接检测单元的第一端口。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恒压控制单元包括电阻R1、三极管Q1和稳压二极管ZD1,直流电源的负极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接恒流控制单元的ADJ端口,三极管Q1的基极接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接检测单元的第二端口,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池BT1的负极。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二极管D1、电阻R3和电阻R4,电池BT1的正极接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通过电阻R3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电池BT1的负极;电阻R4的一端为检测单元的第二端口,二极管D1的正极为检测单元的第一端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几个常用的电子元件连接,可同时实现恒流恒压充电,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恒流恒压的充电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如图1,一种恒流恒压充电电路,用于向电池BT1充电,包括恒流控制单元1、恒压控制单元2和检测单元3;恒流控制单元1和恒压控制单元2的输入端分别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恒流控制单元1的输出端接检测单元3的第一端口,恒压控制单元2的输出端接检测单元3的第二端口,检测单元3的第三端口接电池BT1的正极,第四端口接电池BT1的负极。
其中恒流控制单元1包括三端口的可调稳压器IC1、电阻R2和电阻R5,恒压控制单元2包括电阻R1、三极管Q1和稳压二极管ZD1,检测单元3包括二极管D1、电阻R3和电阻R4;直流电源的正极DC+接可调稳压器IC1的Vin端口,可调稳压器IC1的Vout端口和ADJ端口分别通过电阻R2、电阻R5接检测单元3的第一端口,该第一端口为二极管D1的正极。
直流电源的负极DC-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接恒流控制单元1的ADJ端口,三极管Q1的基极接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接检测单元3的第二端口,该第二端口是从串联连接的电阻R3、R4之间引出的,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池BT1的负极。
电池BT1的正极接二极管D1的负极,该二极管D1的负极为第三端口,二极管D1的正极通过电阻R3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电池BT1的负极;电阻R4的一端为检测单元3的第二端口,二极管D1的正极为检测单元3的第一端口。
上述恒流控制单元1是实现电流恒定的作用;恒压控制单元3是实现电压恒定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9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尾翼的卡丁车座椅
- 下一篇:一种租赁用自行车智能防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