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共线全波阻容降压电源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9682.9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黄祖好;曹豫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12 | 分类号: | H02M7/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线 全波阻容 降压 电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电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的应用于交流市电转为直流的共线全波阻容降压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有许多小家电产品采用阻容降压电源电路,同时也有许多小家电产品采用可控硅控制市电输出。可控硅的特性是门极(G)和端口1(T1)之间有确定的电压差和小的触发电流,就可以实现可控硅的导通,从而打开负载输出。如果采用普通全波阻容降压整流电路,单片机IO口和端口1(T1)之间的电压是变化的,所以不能直接用IO口连接到门极(G)来驱动可控硅。
如果使用光耦器件隔离控制可控硅也可以达到目的,但是会多增加一个光耦芯片器件的成本。如果使用半波阻容降压电源电路也可以达到共线驱动可控硅的目的,但是半波形式阻容降压使用同样的降压电容提供的电流只有全波形式的一半,需要一倍大的电容才能提供与全波同样大的电流,也带来了成本的上升。
综上所述,如果能在全波阻容降压电源电路上实现共线,那就能以较低成本驱动可控硅输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更实用、更节省成本的共线全波阻容降压电源电路。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两路独立、互相不干扰的直流电压的输出,可以方便稳定地用于可控硅驱动。本实用新型电路实现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本实用新型的共线全波阻容降压电源电路,包括有前端交流输入滤波电路,降压电容C1, 第一路半波整流稳压电路和第二路半波整流稳压电路,前端交流输入滤波电路包括有线绕电阻R1、压敏电阻ZNR1、电容C2、电容C1、电阻R2,第一路半波整流稳压电路包括有整流二极管D1、 稳压二极管ZD1和电解电容EC1,第二路半波整流稳压电路包括有整流二极管D2、 稳压二极管ZD2、电容C3和电解电容EC2,其中电源ACN极从输入接口进来,经过线绕电阻R1和电容C1连接到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及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与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连接,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与稳压二极管ZD2的正极连接、与电解电容EC2的负极连接及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源ACL极直接共线连接到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及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且电源ACL极也共线连接到电解电容EC2的正极及电容C3的另一端,压敏电阻ZNR1及电容C2的一端与线绕电阻R1连接及与电容C1及电阻R2的一端连接,压敏电阻ZNR1及电容C2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及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连接及与电解电容EC1的负极及电解电容EC2的正极连接。
接通电源工作时,当ACL大于ACN电压时,稳压二极管ZD2上及电解电容EC2上形成一个稳定的直流电压供负载使用;当ACN大于ACL电压时,在稳压二极管ZD1及电解电容EC1上也形成一个稳定的直流电压,且这两个直流电压是互相独立的,一路电压的波动不会影响另一路电压,且输出的两路半波滤波稳压电路都有一极和交流市电输入的一极共线。
上述电解电容EC2上的电压用来驱动可控硅,继电器有开关状态的负载。
上述另一路电解电容EC1上的电压用于单片机、AD检测电路需要比较稳定电压的负载。
上述两路独立的半波整流稳压电路的整流二极管方向是相反的,使这个电路在市电输入的正半周和负半周都能工作,都有直流电压输出。
上述共线的市电一极上串保险丝。
上述电容C2是安规电容。
上述电容C1是降压电容。
本实用新型采用包括有前端交流输入滤波电路和两个独立的半波整流稳压电路的结构,市电电源通过接口输入至交流输入滤波电路后,加载在两个独立的半波稳压电路上,实现两路独立、互相不干扰的直流电压的输出,可以方便稳定地用于可控硅驱动。本实用新型电路实现简单,成本低廉,是一种方便实用的共线全波阻容降压电源电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容降压电源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控硅驱动应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96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