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框旅行箱内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9534.7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3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廖赤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瓯海丽岙跃进橡塑复合厂 |
主分类号: | A45C13/04 | 分类号: | A45C13/04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33205 | 代理人: | 陈庆吼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旅行 箱内钩 | ||
1.一种塑料框旅行箱内钩,塑料框旅行箱包括箱体(3)、连接在箱体上的塑料框架(1)、位于箱体(3)内并与箱体(3)相连接的里布(2),其特征在于:活动连接于塑料框架(1)上的内钩包括后部设功能接口的内钩本体(5a)、内钩本体(5a)的前部上设有向周侧方向凸出的舌叶(5b),所述的塑料框架(1)内设有若干个配合腔(6),若干个配合腔(6)沿塑料框架(1)长度方向排列,各配合腔(6)在塑料框架(1)里侧表面上设有供舌叶(5b)推入的开口(7),内钩的舌叶(5b)在进入配合腔(6)后以内钩本体(5a)为中心旋转,舌叶(5b)的后表面抵靠于配合腔(6)开口(7)附近的内壁上,内钩与配合腔(6)卡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框旅行箱内钩,其特征在于:内钩的内钩本体(5a)前顶端带有尖刺(5c),配合腔(6)的厚度大于尖刺(5c)与内钩本体(5a)前顶面的连接处到舌叶(5b)后表面的距离,配合腔(6)的厚度略小于尖刺(5c)前顶尖到舌叶(5b)后表面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框旅行箱内钩,其特征在于:内钩的内钩本体(5a)前顶端为带有一高摩擦系数止动面(5d),配合腔(6)的厚度略微大于内钩本体(5a)前顶端止动面(5d)到舌叶(5b)后表面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塑料框旅行箱内钩,其特征在于:在配合腔(6)开口(7)附近的内壁上设有与舌叶(5b)形状大小相适应的限位凹陷(9),使内钩与配合腔(6)卡扣连接时,舌叶(5b)嵌于限位凹陷(9)内,内钩在旋转方向上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塑料框旅行箱内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合腔(6)内壁上设有阻挡凸起(10),阻挡凸起(10)靠着内钩与配合腔(6)卡扣连接时舌叶(5b)在旋转方向的侧边而设,以限制内钩在配合腔(6)内以内钩本体(5a)为中心的转动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塑料框旅行箱内钩,其特征在于:内钩本体(5a)的前部上设有向周侧方向凸出的两舌叶(5b),两舌叶(5b)分别向内钩本体(5a)的两对侧延伸,呈“一”字形,各配合腔(6)在塑料框架(1)里侧表面上设有供两舌叶(5b)推入的“一”字形开口(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框旅行箱内钩,其特征在于:内钩本体(5a)的前部上设有向周侧方向凸出的两舌叶(5b),两舌叶(5b)分别向内钩本体(5a)的两对侧延伸,呈“一”字形,各配合腔(6)在塑料框架(1)里侧表面上设有供两舌叶(5b)推入的“一”字形开口(7)。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框旅行箱内钩,其特征在于:内钩本体(5a)的前部上设有向周侧方向凸出的两舌叶(5b),两舌叶(5b)分别向内钩本体(5a)的两对侧延伸,呈“一”字形,各配合腔(6)在塑料框架(1)里侧表面上设有供两舌叶(5b)推入的“一”字形开口(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瓯海丽岙跃进橡塑复合厂,未经温州市瓯海丽岙跃进橡塑复合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95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壳式高温过热蒸汽结构
- 下一篇:一种玄参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