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微孔拉丝模去毛刺加工的定位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9484.2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5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甘伟;张亚军;文巳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02 | 分类号: | B21C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米中业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微孔 拉丝 毛刺 加工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品定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孔拉丝模加工的重复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轮胎用高精度钢帘线用量剧增,微孔拉丝模的年需求量也达到近千万粒。现阶段的微孔拉丝模多采用一次性压制成型,压制成型后的毛坯多存在毛刺,而微孔拉丝模的产品尺寸小,孔径只有(0.1~0.4)mm,加工精度高,孔径允许偏差只有(-0.03~0)mm,高度尺寸允许偏差只有±0.05 mm,因此目前国内尚无微孔拉丝模毛坯的毛刺加工工艺,多是烧结后再进行进一步加工,加工工序复杂、耗时长,产品废品率很高,且在加工过程中产品的内孔易被加工产生的碎屑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复定位准确、去除毛刺加工时无堵塞的定位块。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种用于微孔拉丝模去毛刺加工的定位块,包括定位主体,其前端有带吹气孔的工作面,定位主体上有与气源连通的进气口,其实体内有连通进气口和吹气孔的气道。
所述工作面为内凹的V型,所述吹气孔均布于其两侧边。
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定位主体的上侧。
所述定位主体上有腰圆孔,用于调整定位主体与机床的连接位置及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主体的后端连接有固定块,用于定位主体的精确定位,固定块的四个侧面可通过四个调整螺杆进行微调,使定位主体达到精确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定位块固定于机床上的合适位置后,使外部气源经定位主体内的气道送至V形工作面的吹气孔,待加工产品在机床上水平气缸、垂直气缸和定位主体上V形工作面的配合下精确定位。去除毛刺过程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屑被从吹气孔中吹出的气流及时吹走,避免微孔拉丝模内孔的堵塞。
跟现有技术相比,有效的消除了重复定位产生的偏差,提高了重复定位精度,简化了产品的加工工艺,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种用于微孔拉丝模去毛刺加工的定位块,包括定位主体1,其前端有带吹气孔11的工作面12,工作面12为内凹的V型,吹气孔11均布于其两侧边。定位主体1的上侧有与气源连通的进气口13,其实体内有连通进气口13和吹气孔11的气道14。
定位主体1的后端连接有固定块2,定位主体1上有腰圆孔15。腰圆孔15可用于调整定位主体1与机床的连接位置及固定连接,固定块2的四个侧面可通过四个调整螺杆进行微调,使定位主体1达到精确定位。
V形的工作面12两边之间的夹角、其上布置吹气孔11的位置和数量由待加工产品的高度尺寸决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通过固定块2和腰圆孔15调整定位主体1的位置并固定好;开启外部气源,压缩气体依次经进气孔13、气道14和吹气孔11后吹出V形的工作面12;待加工的微孔拉丝模在机床上水平气缸的推动下移动到工作面12,再由机床上垂直气缸下行压紧达到精准定位后再进行加工。在去除毛刺加工过程中,吹气孔11中吹出的压缩气体及时吹洗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屑,杜绝了微孔拉丝模内孔的堵塞。粉屑收集可以通过收尘装置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94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