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石侧限抗压实验试样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9463.0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8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伟;万志军;张源;周长冰;程敬义;程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惠芬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石 抗压 实验 试样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样夹具及实验方法,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岩石侧限条件下抗压强度实验的试样夹具及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工程岩体一般处于三向应力状态;诸如水坝、隧道、巷道、煤矿井下窄煤柱等,这些岩体的边界往往存在不对称的应力状态。掌握岩石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力学特性,对于建筑物和岩体的稳定性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如煤矿井下沿空掘巷窄煤柱的留设需要在不同时期在两侧分别进行开挖及支护工作,掌握不同时期煤柱力学特性,能为巷道支护工作提供可靠依据,这就需要在实验室进行岩石单轴抗压实验。简单应力状态下的岩石抗压强度实验是单轴无侧限的;三轴应力状态下的岩石抗压强度实验一般是在侧面施加恒定的压力,不固定位移,而且是在侧面的两个方向上同时、成对地施加压力,系统复杂、实验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岩石侧限抗压强度实验试样夹具及实验方法。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岩石侧限抗压实验试样夹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围成矩形空间的四个尺寸相同的挡板,挡板所围成的矩形空间上部设有挤压实验试样的长方体压块,挡板上均设有加强板,挡板的下部均设有螺栓通孔,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分别与四个挡板的螺栓通孔相对应的阶梯螺栓通孔,阶梯螺栓通孔内设有穿过螺栓通孔的固定螺栓。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对试样进行模拟实验,操作简便;可通过改变加载过程中挡板固连于底座的布置形式,实现岩石试样一面侧限、两面侧限等不同的侧限形式,功能多样;通过测得不同侧限条件下岩石试样的抗压强度与工程岩体类比,以此判断地下工程煤岩体中的破坏情况,对指导建筑物和岩体的稳定性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试样夹具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体积较小,成本较低,实验效果好,在本技术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块俯视图。
图中:1-底座,2-挡板,3-压块,4-加强板,5-螺栓通孔,6-阶梯螺栓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岩石侧限抗压实验试样夹具,主要由底座1、挡板2、压块3构成;挡板2为四个尺寸相同的挡板,设在底座1上,围成可放置实验试样的矩形空间模子,挡板2通过螺栓与底座1固连,实现试样的侧限条件;挡板2所围成的矩形空间上部设有挤压实验试样的长方体压块3,挡板2上均设有加强板4,挡板2的下部均设有螺栓通孔5,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分别与四个挡板2的螺栓通孔5相对应的阶梯螺栓通孔6,阶梯螺栓通孔6内设有穿过螺栓通孔5的固定螺栓。
工作过程:首先预制两个正立方体岩石试样,规格与挡板2所围成的矩形空间一致,将其中一块预制的岩石试样置于所述底座1中央;将四块所述挡板2分别紧贴放置在岩石试样前后左右四面,用螺栓与底座1固连;将压块3置于岩石试样正上方;通过材料实验机对压块3上部缓慢施加载荷,当达到设定载荷即停止继续加载,并保持设定载荷;移除四块挡板2中的一块挡板后,继续缓慢加载;当岩石试样破坏后,停止加载,记录此时岩石试样破坏的载荷;观察并记录岩体破坏形式,计算岩石试样在三面侧限时的抗压强度,并与地下工程岩体地质信息参数进行类比,以此判断地下工程煤岩体中煤矿巷道开挖后围岩的破坏情况;
将夹具中已破坏的岩石试样取出,将预制的另一块正立方体岩石试样置于所述底座1中央;将四块所述挡板2分别紧贴放置在岩石试样前后左右四面,并与底座1固连;将压块3置于岩石试样正上方;通过材料实验机对压块3上部缓慢施加载荷,当达到设定载荷即停止继续加载,并保持设定载荷;移除四块挡板2中相对的两块挡板后,继续缓慢加载,直至岩石试样破坏;观察并记录岩体破坏形式,并通过材料实验机记录破坏载荷,计算岩石试样在两面侧限时的抗压强度,并与地下工程岩体地质信息参数进行类比,以此判断地下工程煤岩体中沿空掘巷窄煤柱的破坏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94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程监理用钢筋现场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玻璃胶片转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