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高陡坡弃渣体坡面植被恢复的截水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78872.9 | 申请日: | 2013-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8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赵鑫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电杂谷脑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赵鑫钰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韩洋;熊晓果 |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陡坡 弃渣体坡面 植被 恢复 截水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陡坡弃渣体坡面植被恢复的截水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林地毁坏、河流污染和大气污染等,使我国的自然生态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湖泊湿地急剧减少,频繁的气候灾害和地震地质灾害,已经容不得人们无视生态恶化和缓慢的不作为。当务之急必须逐渐减少至停止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同时还要加快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在生态恢复中,如何有效的治理水土流失,成为了目前我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在对水土流失的治理主要是采用在裸露的岩土表面种植植被,当植被成活后,通过植物的根系稳固岩土,防止雨水冲刷是带着泥土,并且保持水分。
但是,在实际治理工作中,却发现这种常规的植被恢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场所,如在开挖隧道、发掘煤矿和修建水电站等产生的弃渣堆积呈的坡体上,这些坡体的体积巨大,坡面的坡度大,在这些坡面上种植植被,植被本身难以依附在坡面上,而就算植被依附在坡面上之后,由于这些弃渣体内部具有大量的缝隙存在,雨水落入坡面后渗漏快,进而难以为其上的植被提供成活的水分,而导致种植在坡面上的植被难以成活。
所以,目前亟需一种能够适用于高陡坡弃渣体坡面,截留雨水供坡面上植被成活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于高陡坡弃渣体坡面上,雨水渗漏快,种植在其上的植被难以成活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陡坡弃渣体坡面植被恢复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高陡坡弃渣体坡面植被恢复的截水碟,包括树窝,所述树窝竖直设置在弃渣体坡面上,所述树窝底部覆盖有塑料薄膜,所述塑料薄膜外缘沿所述树窝的侧壁向上延伸并嵌入所述树窝的侧壁内。在坡面上设置树窝,将植被种植在树窝内,进而解决了由于坡面坡度过大,植被难以依附在坡面上的问题,由于树窝的底部设置有覆盖在其上的塑料薄膜,并且塑料薄膜沿树窝的侧壁向上延伸并嵌入树窝的侧壁内,当有水落到坡面上时,水渗入到树窝内,由于树窝底部覆盖有塑料薄膜,渗入树窝内的水不再向下渗漏而聚集在树窝内,为坡面上植被的成活提供水分,进而提高了坡面植被的成活率,当植被成活后,随着植被根系的生长,植被本身能够摄取足够的水分,此时,由于塑料薄膜本身强度低,植被根系生长时能够轻易的穿过塑料薄膜,所以在树窝底部设置塑料薄膜,在植被种植前期,植被根系还不发达的时候,在树窝底部的集水为植被生长提供水分,当植被成活后,由于塑料薄膜本身强度低,所以塑料薄膜又不阻碍植被根系的生长,使得植被成活后能够通过其自身发达的根系吸收足够水分维持生长,同时其发达的根系又能稳固住坡体的弃渣,进而实现保水固土的效果,从而实现水土流失的治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树窝下半部分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所述塑料薄膜覆盖在所述树窝底部的漏斗状部分上。水进入树窝内后,汇集在树窝的漏斗状部分内,由于树窝下半部分为漏斗状,较桶状的树窝而言,相同的积水量具有更高的积水高度,方便植被根部的吸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树窝底部与所述塑料薄膜之间设置有泥土层,所述泥土层的上表面光滑。由于弃渣体多由碎石块组成,碎石块上具有锋利的棱角,所以在树窝与塑料薄膜之间设置泥土层,防止碎石块划破塑料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塑料薄膜为可降解的塑料薄膜。采用可降解的塑料薄膜避免塑料薄膜造成污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塑料薄膜外缘沿所述树窝的侧壁向上延伸,所述塑料薄膜沿所述树窝的侧壁向上延伸的高度为所述树窝深度的1/4~1/3。当有水落入树窝内时,树窝内的塑料薄膜阻止水继续往下渗漏而汇集在树窝内,而植被所需的水分,只需植被根系周围的泥土湿润即可,而当流入的水过多时,植被根部被水浸泡,容易导致植被的根部腐烂,所以将塑料薄膜向上延伸的高度设置为树窝深度的1/4~1/3,保证树窝内的水不超过树窝深度的1/4~1/3,避免植被根系被水浸泡而腐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树窝直径为50~60cm,深度为50~60cm,所述塑料薄膜的直径为35~40cm。将树窝直径设置在50~60cm,使坡面上可以间隔的设置若干个树窝,避免树窝直径过大,而采用单块面积大的塑料薄膜,导致树窝内不透气而使植被根系腐烂。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保证植被能够依附在坡面上;
2、提高坡体的保水能力,为植被成活初期提供水分,而在植被成活后有不阻碍植被根系的生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电杂谷脑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赵鑫钰,未经四川华电杂谷脑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赵鑫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88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