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讯设备缺陷远距离红外判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8736.X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6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亦雷;陈之浩;赵修旻;廖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思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23/04 | 分类号: | G08C23/04;G01J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妍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讯设备 缺陷 远距离 红外 判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站内通信设备诊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通讯设备缺陷远距离红外判别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通信设备各部件的温度变化,往往直接代表着设备工作状态的变化或预示着设备故障的发生。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手段来监测电力通信设备表面温度,用以辅助判断设备工作状态。
通过基于热电阻和热电偶的温度感应器采集设备的温度,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温度感应器需要与设备物理接触,安装比较困难;需要使用数据线获取温度读数,难以大量安装用于在线监测。
通过手持式红外热测温设备获得设备各部件的温度值,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手持式红外测温设备通常距离系数比较低,通常要求被测设备在1米以内,无法方便地测量放置较高或不方便靠近的设备。
两种方法共同的缺点是:获得设备表面温度后,依靠人工经验来判断设备的工作状态,准确性比较差,经验的传承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讯设备缺陷远距离红外判别装置,远距离测量通信设备表面温度,极大地方便现场操作,基于规则的缺陷自动诊断,排除人为误判,方便移动终端设备管理系统集成,实现通信设备巡视流程闭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通讯设备缺陷远距离红外判别装置,其特点是,包含:
红外测温模块,用于远距离测量通讯设备的表面温度;
与红外测温模块连接的故障诊断模块,用于诊断通讯设备故障;
与故障诊断模块连接的通信模块,用于传输数据;
与通信模块连接的定位模块,用于获取地理位置。
上述的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
上述的通信模块支持802.11n网络协议。
上述的装置外部通过无线方式连接设备管理系统。
上述的装置外部通过无线方式连接移动终端。
上述的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本实用新型一种通讯设备缺陷远距离红外判别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设有红外测温模块,远距离(非接触方式)测量通信设备表面温度,极大地方便现场操作;由于设有故障诊断模块,基于规则的缺陷自动诊断,排除人为误判;由于设有无线通信模块,方便移动终端设备管理系统集成,方便将设备状态更新到设备管理系统,实现通信设备巡视流程闭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讯设备缺陷远距离红外判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通讯设备缺陷远距离红外判别装置,包含:红外测温模块1,用于远距离测量通讯设备的表面温度;与红外测温模块1连接的故障诊断模块2,用于诊断通讯设备故障;与故障诊断模块2连接的通信模块3,用于传输数据;与通信模块连接的定位模块4,用于获取地理位置。通信模块3为无线通信模块。通信模块3支持802.11n网络协议。装置外部通过无线方式连接设备管理系统。装置外部通过无线方式连接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具体应用:红外测温模块1采用SIR560固定式超远距离红外测温仪,测量范围0~300℃;测量精度±5%;辐射率0.6~1.0;工作距离5~75米;测量角度方位角360度,俯角30度,仰角90度。
故障诊断模块2设计有一个基于设备型号的缺陷诊断库,用于存储各型号设备关键部位正常运行温度范围。本模块可以根据设备型号、设备部位编号及表面温度三个输入值判别设备是否超过了正常运行温度范围。
通信模块3通过WIFI或3G网络访问设备管理系统。
定位模块4用以获取装置所在位置,再通过模块2访问设备管理系统查询测量目标设备的详细信息。
定位模块4获得测量地的地理位置;通过通信模块3访问设备管理系统,用定位模块4获得的地理位置查询测量目标设备;通过红外测温模块1获得测量目标设备的表面温度;通过故障诊断模块2判断设备的是否处于缺陷状态(即超过正常运行温度);通过通信模块3访问通信设备管理系统,更新通信设备的缺陷状态至通信设备管理系统。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思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思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87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