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架棚巷道临时支护用防护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7765.4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4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海;刘卫华;刘建民;赵杰;甘圣丰;陈强威;张宏忠;张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百善煤矿 |
主分类号: | E21D19/00 | 分类号: | E21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55***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巷道 临时 支护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安全装置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架棚巷道临时支护用防护网装置。
背景技术
矿井巷道主要采用工字钢架棚支护,原临时支护用的防片帮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对巷道两帮进行防护,不能同时防止巷道顶板冒落。特别是巷道维修工作中的局部换棚梁、换棚腿、腰帮过顶等都是零星作业,安全威胁较大,施工过程中,人员常受到巷道帮、顶掉矸伤害。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灵活方便的能同时对巷道的帮和顶板进行有效防护的联合防护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煤矿架棚巷道掘进、维修过程中用于临时支护的简单、实用的帮顶联合防护网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架棚巷道临时支护用防护网装置,包括防护网和框架,所述的防护网设置于框架上,框架为长方形框架,上端部具有一个垂直折弯部分,整体呈“倒L型”,框架竖直部分中间位置设有横向连杆,连接两端分别垂直焊一短支撑杆,再布设一钢管与所述两支撑杆的末端焊接相连,并在所述钢管的一端设有一个防倒器卡子。
所述的防倒器卡子通过万向转动座与钢管连接。
所述的框架上部折弯点上焊接有加固筋。
所述的框架下端设有三角形支撑腿。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对巷道帮、顶板进行快捷的临时支护,使人员在未永久支护的顶板下能够比较安全的进行顶板支护作业;临时支护牢固,使顶防护网和帮防护网连成一个整体,杜绝原临时支护的不足,有效的控制了煤壁的片帮和顶板冒落伤人事故;结构简单、安装拆除操作简便,灵活快捷。极大提高了巷道掘进、维修施工的安全性,可广泛用于采矿行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架棚巷道临时支护用防护网装置,包括防护网1和框架2,防护网1设置于框架2上,框架2为长方形框架,上端部具有一个垂直折弯部分3,整体呈“倒L型”,框架2竖直部分中间位置设有横向连杆4,连接两端分别垂直焊一短支撑杆5,再布设一钢管6与所述两支撑杆的末端焊接相连,并在所述钢管6的一端设有一个防倒器卡子7,防倒器卡子7通过万向转动座8与钢管6连接,所述的框架1上部折弯点上焊接有加固筋9,可以增加框架折弯部分的刚性,框架2下端设有三角形支撑腿10。使用时先将防护网置于需要防护的工字钢棚棚档内,再使防护网的顶防护网贴近巷道顶板、帮防护网贴近巷道帮部,然后将防倒器卡子紧固在工字钢棚棚腿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百善煤矿,未经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百善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77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手指牙刷头
- 下一篇:防电磁波辐射式手机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