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航模载重空投的简易投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7519.9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3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侯浩录;李凯亮;黄国鑫;杨恩朋;张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1/02 | 分类号: | B64D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航模 载重 空投 简易 投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天模型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航模载重空投的简易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载重空投航模比赛中,飞机总重是一定的,这样对于飞机载重能力、载重稳定性及投放准确性都是富有挑战性的,如何在相同重量下追求最大翼面积和有效载荷以及准确投放就是个问题。
以往的载重飞机直接使用舵机去控制投放舱舱门的闭合,每次投放之前都得先人为的关闭舱门,不利于迅速安放投放物,增加了一个投放次的时间且常常由于投放物过重而超出舵机所能承受能力,重力作用下舱门被迫提前打开,投放投放物,导致空投失败甚至砸伤围观人群。基于航模运动的载重空投项目的需求,稳定地成功载重并准确投放且投放物安放的方便性与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航模载重空投的简易投放装置,投放完重物后无需人为的去锁舱门,减少一个投放次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人为的控制舱门锁,提高投放物安放的方便性与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航模载重空投的简易投放装置,包括有投放仓本体,投放仓本体设置于模型飞机的机身上,投放仓本体内设置有重物。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投放仓本体,包括有舱壁和舱门,舱壁上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分别连接有弹簧、第二支撑杆,弹簧与所述舱壁连接,第二支撑杆与舱门连接,舱壁与舱门连接,舱门另一侧连接有平环,舵机通过插销与垂环连接,垂环与所述平环垂直套接。
舱壁的下部与舱门一侧通过合页连接。
舱壁竖直设置于舱门的一侧,且舱壁垂直于舱门。
投放仓本体设置于模型飞机螺旋桨与一对机翼之间的机身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航模载重空投的简易投放装置结构较为简单,结实耐用,能够安全、稳定的装载重物并实现安全准确空投;
(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航模载重空投的简易投放装置中,采用吊杆与插销结合达到拖住重物的效果,提高了载重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航模载重空投的简易投放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航模载重空投的简易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投放仓本体,2.舱门,3.垂环,4.平环,5.插销,6.舵机,7.机身,8.第一支撑杆.,9.合页,10.机翼,11.舱壁,12.螺旋桨,13.弹簧,14.第二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航模载重空投的简易投放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有投放仓本体1,投放仓本体1设置于模型飞机的机身7上,投放仓本体1内设置有重物。
投放仓本体1,包括有舱壁11和舱门2,舱壁11上连接有第一支撑杆8,第一支撑杆8分别连接有弹簧13、第二支撑杆14,弹簧13与舱壁11连接,第二支撑杆14与舱门2连接,舱壁11的下部与舱门2一侧通过合页9连接,舱门2另一侧连接有平环4,舵机6通过插销5与垂环3连接,垂环3与平环4垂直套接。
舱壁11设置于舱门2的一侧,且舱壁11垂直于舱门2。
投放仓本体1设置于模型飞机螺旋桨12与一对机翼10之间的机身上。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航模载重空投的简易投放装置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由于弹簧13的弹力作用,在未放重物时,投放舱本体1的舱门2处于关闭状态,垂环3刚好穿过平环4,手动操作舵机6使插销5插进垂环3,此时插销5刚好穿过平环4与垂环3形成的小孔,构成锁结构;由于重力的作用,投放舱本体1的舱门2受到向下的重力的作用,此时,穿过垂环3的插销5担在平环4上,使舱门2锁住,起到承力的作用;
待需要投放重物时,手动操作舵机6,拔出插销5,由于重物的重力大于舱门2的弹簧弹力,舱门2打开,实现了重物的投放,待重物投放出去,由于弹簧3的弹力作用,舱门2再次闭合,手动操作舵机6插入插销5锁住舱门2,至此一个投放次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航模载重空投的简易投放装置简单、结实、安全,能稳定的装载重物及安全准确空投,吊杆与插销结合达到拖住重物的效果,提高载重安全性与可靠性,此外,操作简单、方便空投,提高了空投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75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