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机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7383.1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0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威;罗建飞;彭严;廖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1/00 | 分类号: | F04B5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振;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测试压缩机性能的压缩机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压缩机性能测试中,需要对压缩机进行周期性加载和卸载,以测试压缩机工作在不同负荷下的性能是否稳定。一般将压缩机的总功率分成4个阶段,分别是25%、50%、75%、100%,25%是压缩机低负荷工作,100%是压缩机满负荷工作,那么从低负荷到高负荷的过程就是加载,相反,从高负荷到低负荷的过程就是卸载。
现有的控制压缩机进行周期性加载和卸载的方法为人工手动控制方法,即通过人工手动操作加载或者卸载按钮,控制压缩机进行周期性加载和卸载测试。而一次性能测试中,通常会进行100次以上的周期性加载和卸载,所以,采用传统的人工手动控制方法,操作员工作量较大,手动控制操作频繁,容易由于人为因素造成测试误差,而且整体的检测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压缩机测试装置,能够自动控制压缩机进行周期性加载和卸载,对压缩机的性能进行测试。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提供的压缩机测试装置,包括延时断开继电器、延时接通继电器以及电源开关;
所述延时断开继电器电连接所述电源开关和所述延时接通继电器;
所述延时断开继电器连接压缩机的第一加载供电电路,所述延时接通继电器连接压缩机的第二加载供电电路;
所述电源开关电闭合后,所述第二加载供电电路在第二延时时间内导通,控制所述压缩机按预设的第二加载量加载;
在所述第二延时时间后,所述延时接通继电器导通,控制所述延时断开继电器在第一延时时间内导通,所述第一加载供电电路导通,控制所述压缩机按预设的第一加载量加载;
所述延时断开继电器在所述第一延时时间到达后自动断开,所述第二加载供电电路导通,对所述压缩机进行循环加载测试,直至所述电源开关断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时断开继电器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三触点、第四触点、第五触点、第六触点、第七触点、第八触点以及第一线圈;
所述延时接通继电器包括第九触点、第十触点、第十一触点、第十二触点、第十三触点、第十四触点、第十五触点、第十六触点以及第二线圈;
所述第四触点、第八触点、第十二触点以及第十六触点为常闭触点;
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十触点连接;
所述第二触点和所述第六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加载供电电路;
所述第三触点连接所述电源开关;
所述第四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九触点和所述第十一触点连接;
所述第五触点与所述第十四触点连接;
所述第七触点和第十五触点接地;
所述第八触点与所述第十三触点连接;
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五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线圈连接;
所述第九触点和所述第十三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二线圈连接;
所述第十二触点和所述第十六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加载供电电路;
所述第一延时时间等于所述压缩机加载所述第一加载量所需时间;
所述第二延时时间等于所述压缩机加载所述第二加载量所需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载量为25%,所述第二加载量为1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载量为25%,所述第二加载量为7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载量为25%,所述第二加载量为5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载量为50%,所述第二加载量为7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载量为50%,所述第二加载量为1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载量为75%,所述第二加载量为10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测试装置,通过设置延时断开继电器和延时接通继电器,实现了在压缩机性能测试中对压缩机进行加载和卸载测试的自动控制,从而代替了人工手动控制的频繁操作,提升了测试效率和测试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测试装置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压缩机测试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测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测试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73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