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泼水度试验机用漏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7057.0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3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许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泼水 试验 漏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泼水度试验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泼水度试验机用漏斗装置。
背景技术
泼水度试验机主要用于测试各种已经或未经抗水或拒水整理纺织物表面的抗湿性能(沾水等级),试样经本机泼水后,检视水流痕迹状态,对照标准以判定拨水度等级。企业在进行泼水度测试过工程中,通常需要将250m1测试水迅速平稳地注入漏斗中,且要求测试水淋水连续进行,但这些有关迅速平稳或者连续的要求都需要人工操作实现,人工操作往往具有不可控或不稳定性,会给测试结果带来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倾倒测试水、便于控制测试水流量的泼水度试验机用漏斗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泼水度试验机用漏斗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漏斗,漏斗固定在支撑架上,漏斗包括漏斗斗体和漏斗颈,漏斗斗体为圆筒形,漏斗斗体上部外表面上还连通一个漏斗嘴,漏斗嘴的水平截面为长方形,漏斗嘴的垂直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漏斗嘴顶部的水平面与漏斗斗体顶部的水平面重叠;漏斗颈中上部固定一旋塞腔,有一旋塞与旋塞腔可转动紧密配合,旋塞腔为一圆筒体,一端有开口,另一端的圆形侧面封闭且中央处开有一个小孔,旋塞腔的轴线与漏斗颈的轴线相垂直;旋塞为一实心圆柱体,旋塞上与漏斗颈重合的部位设置有一通孔,通孔的直径等于漏斗颈的内径,通孔的直径小于旋塞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漏斗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两侧设有密封垫,密封垫套在旋塞上,置于旋塞与旋塞腔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漏斗斗体上连通一个漏斗嘴,测试时,盛测试水的容器沿着漏斗嘴将测试水倒入,不会导致测试水飞溅,实现测试水迅速平稳地倒入漏斗,方便实用;漏斗颈上固定一旋塞腔,利用旋塞在旋塞腔内的转动,实现变换通孔与漏斗颈的连通与堵塞,从而控制测试水的流出,通孔的直径等于漏斗颈的内径,不会影响测试水流出时的流速和流出时的动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塞与旋塞腔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可知,泼水度试验机用漏斗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漏斗,漏斗固定在支撑架1上,漏斗包括漏斗斗体21和漏斗颈22,漏斗斗体21为圆筒形,漏斗斗体21上部外表面上还连通一个漏斗嘴23,漏斗嘴23的水平截面为长方形,漏斗嘴23的垂直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漏斗嘴23顶部的水平面与漏斗斗体21顶部的水平面重叠。漏斗斗体21上连通一个漏斗嘴23,测试时,盛测试水的容器沿着漏斗嘴23将测试水倒入,不会导致测试水飞溅,实现测试水迅速平稳地倒入漏斗,方便实用。
漏斗颈22中上部固定一旋塞腔4,有一旋塞3与旋塞腔4可转动紧密配合,旋塞腔4为一圆筒体,一端有开口,另一端的圆形侧面封闭且中央处开有一个小孔41,旋塞腔4的轴线与漏斗颈22的轴线相垂直;旋塞3为一实心圆柱体,旋塞3上与漏斗颈22重合的部位设置有一通孔31,通孔31的直径等于漏斗颈22的内径,通孔31的直径小于旋塞3的直径。漏斗颈22上固定一旋塞腔4,利用旋塞3在旋塞腔4内的转动,实现变换通孔31与漏斗颈22的连通与堵塞,当需要测试水流出时,旋转旋塞3,使旋塞3上通孔31与漏斗颈22相连通,让测试水顺利流出,当不需要测试水流出时,旋转旋塞3使旋塞3堵塞住漏斗颈22,阻止测试水流出,通孔31的直径等于漏斗颈22的内径,保障不会影响测试水流出时的流速和流出时的动能。
所述漏斗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通孔31两侧设有密封垫5,密封垫5套在旋塞3上,置于旋塞3与旋塞腔4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州学院,未经宿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70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