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身顶饰条及其顶盖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7018.0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7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葛广凯;祝慧;卞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4 | 分类号: | B60R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顶饰条 及其 顶盖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车身顶饰条及其顶盖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车身顶饰条是组成整车的重要零部件,作用是遮挡车身顶盖与侧围焊点的裸露面,从而提升整车的美观性,车身顶饰条通常安装在车身顶部,成型工艺采用PVC挤压成型,顶饰条骨架材料为不锈钢钢带。
目前国内主流车身顶饰条1安装在车身左右侧围2与车顶盖3的搭接部位,通过车身顶盖及侧围自身结构卡在车身上,然后通过双面胶增加安装强度,结构由图1、2所示,这种结构为燕尾槽型安装结构。
这种顶饰条安装方式简单,结构由图2所示,顶饰条通过车身侧围与顶盖的燕尾结构卡在车身上,这种结构对车身精度要求较高,由于安装方式过于简单,顶饰条安装强度较低,需通过双面胶增加安装强度,时间过长同样会导致顶饰条不牢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顶饰条安装方式过于简单,导致顶饰条安装强度偏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顶饰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结合相对应车身顶饰条的结构,对顶盖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顶盖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身顶饰条,包括饰条本体与位于其两侧的用于安装时与车顶盖相帖合的饰条唇片,所述饰条本体内部还设有卡环。
优选的,所述饰条本体为槽状,其端部设有内翻的卷边。
一种包含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身顶饰条的顶盖安装结构,其是在车身顶盖上增设上翻的搭扣结构,该搭扣结构与所述卡环卡合。
优选的,所述搭扣结构为台阶状,其端部向外伸出。
优选的,所述搭扣结构包括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端部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端部台阶平滑过渡变窄,所述端部台阶向外伸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顶饰条安装强度高、安装方便;提供的顶盖安装结构通过顶饰条自身卡卡环,可以合理的镶嵌在顶饰条内部,这样可以很好的增加顶饰条的安装强度,从而提升了整车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车身顶饰条安装部位示意图,
图2为现有燕尾槽型顶饰条安装方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身顶饰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身顶饰条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顶盖上翻搭扣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处放大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车身顶饰条1,左右侧围2,车顶盖3,顶盖安装结构4,
饰条本体11,饰条唇片12,卡环13,卷边14,搭扣结构41,第一台阶411,第二台阶412,端部台阶4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附图中将对构成较佳实施例的组件的数目、位置、关系、及尺寸的延伸将有所说明,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后相关的变化实施属于业界技能。另外,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后,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强度、及类似要求的精确尺寸及尺寸比例的改变亦属本领域公知常识。
如图3、4所示,一种车身顶饰条1,包括饰条本体11与位于其两侧的用于安装时与车顶盖3相帖合的饰条唇片12,所述饰条本体11内部还设有卡环13。本实施例中,顶盖安装结构通过顶饰条1自身卡环,可以合理的镶嵌在顶饰条内部,这样可以很好的增加顶饰条的安装强度。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饰条本体11为槽状,其端部设有内翻的卷边14。
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结合顶饰条增加的卡环结构,对车身顶盖外板翻边结构重新设计,设计了一项新型顶盖安装结构4,在其顶盖翻边上增加一种上翻的搭扣结构41,根据车顶盖3与顶饰条1搭接面的长度及顶饰条内部卡环13的数量,顶盖安装结构增加对应的搭扣结构41的数量。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参见图6,所述搭扣结构41通过自身台阶的设计,如设计成二级台阶,其包括第一台阶411、第二台阶412和端部台阶413,所述第一台阶411、第二台阶412和端部台阶413平滑过渡变窄,所述端部台阶413向外伸出。该结构设计可以同时对顶饰条的X及Y方向的安装起到限位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且,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70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束插接器固定安装支架
- 下一篇:一种汽车中控箱后盖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