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横梁零件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6875.9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5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峰;丛培民;姚天胤;叶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王小荣 |
地址: | 2018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横梁 零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横梁零件的模具。
背景技术
横梁作为汽车车身上的一个重要组成组件,横梁的强度及质量直接影响了汽车整体安全性的好坏,横梁的生产稳定性至关重要。目前很多情况下传统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冲压一次只能冲制一个半工序零件,另外,由于操作人员对冲压零件的误操作将造成零件质量问题,不仅增大冲压成本,还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操作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威胁到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汽车横梁零件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横梁零件的模具,包括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导柱及导套,所述的下模组件与上模组件通过导柱、导套定位合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冲压凹模刀及下模修边刀块,所述的下模修边刀块中镶嵌有下模修边刀,所述的冲压凹模刀和下模修边刀块固定在下模座的上表面上,所述的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压料板、冲头、上模修边刀块及弹簧,所述的上模修边刀块中镶嵌有上模修边刀,所述的压料板通过弹簧平行固定在上模座的下表面上,所述的冲头穿过压料板后固定在上模座的下表面上,所述的上模修边刀块固定在压料板侧边,合模时,所述的冲头与冲压凹模刀配合进行冲孔动作,所述的上模修边刀与下模修边刀配合进行修边动作。
所述的导柱设在下模座的四个顶角处,所述的导套设在上模座的四个顶角处,合模时,导柱与导套匹配连接。
所述的冲压凹模刀和下模修边刀块可拆卸地安装在下模座上,所述的冲头和上模修边刀块可拆卸地安装在上模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寿命长:修边的刀具使用镶块结构,延长了模具自身的使用寿命,减小了对生产设备的损害及耗损;
2、维修方便:冲孔和修边的刀具均可拆卸的安装,在维修时不用再将整个模具吊到维修现场,占用大量的场地,只需将需要维修的镶块拆下即可维修;
3、冲压效率高且冲压成本低:照级进方式连续落料,减少了所需要的冲次,冲孔动作和修边动作同时进行,一次成型,该模具为自动生产,消除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横梁零件的模具,包括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导柱及导套,所述的下模组件与上模组件通过导柱、导套定位合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1、冲压凹模刀2及下模修边刀块3,所述的下模修边刀块3中镶嵌有下模修边刀,所述的冲压凹模刀2和下模修边刀块3可拆卸地固定在下模座1的上表面上,所述的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4、压料板5、冲头6、上模修边刀块7及弹簧8,所述的上模修边刀块7中镶嵌有上模修边刀,所述的压料板5通过弹簧8平行固定在上模座4的下表面上,所述的冲头6穿过压料板5后可拆卸地固定在上模座4的下表面上,所述的上模修边刀块7可拆卸地固定在压料板5侧边,所述的导柱设在下模座1的四个顶角处,所述的导套对应设在上模座4的四个顶角处。
工作时,上模座4由压机驱动压向下模座1,导柱与导套匹配连接,待压料板5将待加工材料压紧后,冲头6与冲压凹模刀2配合进行冲孔动作,同时,下模修边刀块3的下模修边刀配合上模修边刀块7的上模修边刀进行修边动作,一次成型出半成品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68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屏蔽罩连续冲模通用模架
- 下一篇:框架式非融合技术人工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