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连接板的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6834.X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4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英;泮以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通达锂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2/2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涂三民 |
地址: | 21414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连接 锂离子 聚合物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尤其是一种具有连接板的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组。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锂电池的不断发展及完善,逐渐应用到不同的领域,但是软包装锂电池的组装连接一直采用传统的连接方法。电池极耳直接连接,此链接方式欠缺点很多!比如,连接不够规范,单体电芯间差对齐度差距较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确保电性能稳定并保证在运用中的安全性的具有连接板的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组。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具有连接板的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组,包括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组,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组由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单体构成,每个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单体均具有一个正极极耳与一个负极极耳,在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组的顶端部固定有连接板,在连接板上开设有极耳槽,极耳槽的数目为偶数个,所述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单体的数目为极耳槽数目的一半,每个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单体的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均从对应的极耳槽内伸出,相邻两个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单体中的相邻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通过电阻焊连接一起,使得所有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单体串联起来。
所述连接板的厚度为1.5-2.0mm。
在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左右两列极耳槽,且每列极耳槽的数目为相等的奇数个。
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接板后,所组装的电池组尺寸更加规范标准;
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接板后,操作员按照连接板的极耳槽进行串联操作,在原来直接连接的基础上可提高效率约3~5倍;
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接板后,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不易造成电池组短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具有连接板的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组,包括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组1,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组1由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单体构成,每个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单体均具有一个正极极耳与一个负极极耳,在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组1的顶端部固定有连接板2,在连接板2上开设有极耳槽3,极耳槽3的数目为偶数个,所述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单体的数目为极耳槽3数目的一半,每个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单体的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均从对应的极耳槽3内伸出,相邻两个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单体中的相邻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通过电阻焊连接一起,使得所有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单体串联起来。
所述连接板2的厚度为1.5-2.0mm。
在所述连接板2上开设有左右两列极耳槽3,且每列极耳槽3的数目为相等的奇数个。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的操作步骤如下:
将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组1放正固定好,把每个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单体的极耳从连接板2的极耳槽3上穿出并按平,把第一个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单体的正极极耳作为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组1的总正极耳,把最后一个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单体的负极极耳作为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组1的总负极耳,把第一个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单体的负极极耳与第二个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单体的正极极耳通过电阻焊接在一起,把第二个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单体的负极极耳与第三个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单体的正极极耳通过电阻焊接在一起,以此类推,将所有的锂离子聚合物软包电池单体通过电阻焊接串联起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通达锂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通达锂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68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分离式高安全性LED灯管
- 下一篇:LED点光源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