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作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6550.0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3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赵世红;宋洪元;潘东艳;孙伟峰;顾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29/00 | 分类号: | A01K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 视网膜 新生 血管 动物 模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室设备和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制作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设备。
背景技术
视网膜新生血管是多种眼部疾病共同的病理改变,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缺血性视网膜静脉栓塞等,其造成的渗出、出血和增生等一系列眼部广泛损害已成为致盲的重要原因。因此视网膜新生血管的防治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的科学问题。为探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建立具有相似的典型病理特征并且重复性高的动物模型是保证后期研究工作结果客观可靠的前提条件。
目前,国内外实验室已建立了许多种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如:激光光凝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高糖饲料或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二氧化碳或酸中毒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以及缺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缺血模型等。缺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缺血模型的视网膜血管病理改变与人类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的病理过程高度相似:先是高氧阶段的血管闭塞和消失及正常发育中的视网膜血管停止生长,然后是进入空气相对低氧的环境下,导致缺氧状态下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增殖。此模型制作周期短,动物死亡率低且能产生典型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是理想的模拟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的动物模型。
缺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模型需要高氧量的严格控制,现有技术中没有专用于缺氧诱导法的视网膜模型制作设备,普通设备拼接的模型系统成本高昂,使得氧诱导法制作视网膜模型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目前小鼠视网膜模型制作急需一种缺氧诱导法的专用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制备的模型性能较好、专用于缺氧诱导法的视网膜模型制作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作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设备,包括气瓶、密闭容器和测氧仪,密闭容器顶端有用于密封的容器塞,容器塞上分别安插进气管和出气管,其中进气管与气瓶相连,出气管与测氧仪相连。
所述的密闭容器可以是球形、正方体、柱形等形状,优选的形状为球形,优选的直径为450mm。
优选的,所述的进气管的长度大于出气管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的进气管由直管和软管组成。
优选的,所述的出气管长度为50mm,进气管的直管长50mm,软管长400mm。
优选的,所述的真空干燥器还包括有孔隔板。
本实用新型利用气瓶内含氧量75%的混合气体输入密闭容器,再通过测氧仪在密闭容器输出管道时时监测的方式控制含氧量,以此满足缺氧诱导法制作视网膜新生动物模型的条件,球形体的形状易于保证容器密闭性,进气管的深入也有利于氧含量输出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较低,专用于缺氧诱导法的视网膜新生动物模型的制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闭容器的示意图
其中:1-气瓶 2-密闭容器 3-测氧仪
11-减压阀 21-进气管 22-容器塞
23-容器盖 24-容气体 25-隔板
26-出气管 27-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制作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设备,包括气瓶1、密闭容器2和测氧仪3。气瓶1内装有氧气含量占75%、氮气含量占25%的混合气体,用以提供模型制作中需要的75%的含氧量,气瓶1出口安装有减压阀11,可以调节气体输入的速度和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65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蛋箱多功能隔板
- 下一篇:休闲娱乐用园林微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