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6000.9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4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平 |
主分类号: | E05B47/06 | 分类号: | E05B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24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公交车投币箱门体上的电子锁。
背景技术
公交车投币箱门体上有一把锁,当箱体内胆装满钱币后,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打开箱锁,更换空内胆。
目前投币箱内的锁具大多采用上下插杆方式,通过机械钥匙,旋动插杆,从而实现门体的打开与关闭。也有采用机械钥匙与电子方式配合使用的锁具,这种情况下,需要增加一到两个电磁铁,及其它装置,实现起来结构复杂,整个锁体相当笨重,而且安全性能不可靠。
另外,也有的采用电磁铁带动锁舌的方式,这种方式看似简单,却存在容易通过非法方式撬开的风险,同时这种弹簧带动锁舌的电磁铁,当弹簧性能差时,会出现在晃动的情况下,出现锁自动开的情况。
可见,现有的投币箱锁具结构,均存在一定的实际缺陷,无法满足现代公交的安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箱体锁具安全性能不高、使用不方便的不足,提供一种传动机构可靠、安全性能较高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是由壳体1、控制电路板2、电机3、电机固定组件4、电机齿轮5、转盘锥轮固定轴6、转盘锥轮7、锁销结构件8、锁销定位轴9、限位开关10、腰形孔11、限位槽12,定位杆13、锁柱14、拨杆15组成。
所述控制电路板2上装有两个限位开关10,用于感应电机3控制锁销结构件8所走的行程,控制电路板2与电机3之间电路通过导线联接。
所述电机3通过电机固定组件4安装在壳体1上,电机齿轮5安装固定在电机3的轴上。
所述转盘锥轮7上设有拨杆15,拨杆15形状为长方体,转盘锥轮7通过转盘锥轮固定轴6固定在壳体1上,并能够按照设定的程序向着正反方向旋转。
所述电机齿轮5与转盘锥轮7啮合,在电机3的带动下,转盘锥轮7能够按照设定的程序作相应转动。
所述锁销结构件8上设有腰形孔11、限位槽12、定位杆13、锁柱14,其特点在于,所述定位杆13与限位槽12所在的结构件面垂直,限位槽12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直角槽,其边与转盘锥轮7上的拨杆15顶端两个角的边接触。
所述锁销定位轴(9)固定于壳体(1)上,并穿过腰形孔(11),起着固定、限制锁销结构件(8)在壳体(1)上的活动范围与行程的作用。
所述,其特点在于,控制电路板2控制电机3转动,电机3通过电机齿轮5带动转盘锥轮7转动,在拨杆15与锁销结构件8的限位槽12的相互配合下,锁销结构件8的锁柱14做伸缩移动,直到定位杆13碰到电路板上的限位开关10,控制电机停止与转动,控制锁柱14的伸缩位置,达到锁定及打开门体的功能。电机齿轮5与带动转盘锥轮7成90度角结合,拔杆15与限位槽12结合,在电机停转后,外力无法推动锁柱14,起到了安全锁的作用。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独特的电机及限位槽结构,精确的控制锁柱状态,有效的提高了安全性能。
2、整个结构简单,较容易实施。
3、采用金属锁柱锁门,真正做到了防橇。
4、采用电子方式控制,开关锁动作自动完成,方便用户。
附图说明
图一、为公交投币箱的电子锁结构图。
图二、为锁销结构件结构图。
附图标记:
壳体1、控制电路板2、电机3、电机固定组件4、电机齿轮5、转盘锥轮固定轴6、转盘锥轮7、锁销结构件8、锁销定位轴9、限位开关10、腰形孔11、限位槽12,定位杆13、锁柱14、拨杆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是由壳体1、控制电路板2、电机3、电机固定组件4、电机齿轮5、转盘锥轮固定轴6、转盘锥轮7、锁销结构件8、锁销定位轴9、限位开关10、腰形孔11、限位槽12,定位杆13、锁柱14、拨杆15组成。
所述控制电路板2上装有两个限位开关10,用于感应电机3控制锁销结构件8所走的行程,控制电路板2与电机3之间电路通过导线联接。
所述电机3通过电机固定组件4安装在壳体1上,电机齿轮5安装固定在电机3的轴上。
所述转盘锥轮7上设有拨杆15,拨杆15形状为长方体,转盘锥轮7通过转盘锥轮固定轴6固定在壳体1上,并能够按照设定的程序向着正反方向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平,未经张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60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葡萄糖的连续干燥设备
- 下一篇:模板间隙自排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