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辐中孔翻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75628.7 | 申请日: | 2013-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5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高生;庄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精创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19/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6360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辐 中孔翻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辐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轮辐中孔翻边装置。
背景技术
轮辐上用作定位的中心孔的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着车轮的装配,从而极大地影响着车辆行驶时的平稳性和相关零件的使用性能,中心孔通过冲孔得到,精度不高,无法满足定位精度要求,而现有的中孔翻边模具无法满足多规格轮辐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轮辐中心孔进行翻边满足定位精度要求,同时下模还能根据不同规格的轮辐更换定位销的位置的轮辐中孔翻边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轮辐中孔翻边装置,包括冲压机的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推动板和位于推动板下方的压板,所述推动板上设有导柱,所述导柱穿过所述压板以利压板可沿导柱上下浮动,所述推动板底端中部设有伸入压板中部通孔的顶轴;所述下模上设有与所述导柱相配合的导向孔,下模中部设有用于定位轮辐的环形凹槽,所述下模上设有位于环形凹槽中间的圆形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心开设有穿过支撑板并伸入下模的可容纳所述顶轴的沉孔,所述沉孔内嵌设有可上下浮动的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下方中部设有凸部,所述推动板和压板之间夹设有第一弹簧,以利所述支撑板顶住所述凸部后所述顶轴可继续下行并推动所述凸块后伸入所述沉孔。
进一步的,所述沉孔内设有位于所述凸块下方的第二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布设有多组均布的销孔,所述销孔上插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销,所述凸部上设有与所述销孔相对应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上穿设有一轴销,所述轴销一端固连在所述推动板上,所述轴销另一端设有头部并与所述压板下方卡接,以防止所述压板下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轮辐中孔翻边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定位可靠,对轮辐中孔进行翻边操作,满足轮辐的定位精度要求,同时下模上的定位销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轮辐进行位置更换,满足多规格轮辐中孔翻边加工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轮辐中孔翻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上模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D-D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轮辐安装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上模 2-下模 3-轮辐 11-推动板 12-压板 13-第一弹簧
21-导向孔 22-环形凹槽 23-支撑板 111-导柱 112-顶轴 121-凸部 123轴销
122-定位孔 231-沉孔 232-凸块 233-第二弹簧 234-定位销 235-销孔
1231-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一种轮辐中孔翻边装置,包括冲压机的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包括推动板11和位于推动板11下方的压板12,所述推动板11上设有导柱111,所述导柱111穿过所述压板12以利压板12可沿导柱111上下浮动,所述推动板11底端中部设有伸入压板12中部通孔的顶轴112;所述下模2上设有与所述导柱111相配合的导向孔21,下模2中部设有用于定位轮辐3的环形凹槽22,所述下模2上设有位于环形凹槽22中间的圆形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3中心开设有穿过支撑板23并伸入下模2的可容纳所述顶轴112的沉孔231,所述沉孔231内嵌设有可上下浮动的凸块232。其中顶轴112直径略大于轮辐3中孔的直径,沉孔231的直径大于顶轴112的直径。
在本实施例,所述压板12下方中部设有凸部121,所述推动板11和压板12之间夹设有第一弹簧13,以利所述支撑板23顶住所述凸部121后所述顶轴112可继续下行并推动所述凸块232后伸入所述沉孔231。
在本实施例,所述沉孔231内设有位于所述凸块232下方的第二弹簧2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精创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精创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5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