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盘拉伸模具的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5205.5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1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俞红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佳晶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0 | 分类号: | B21D43/00;B21D2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盘 拉伸 模具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盘拉伸模具的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冲头的冲压都需要先在一台机器上进行冲压,冲压完成后再在另一台机器上进行二次冲压,操作麻烦而且成本高,而且冲床的上转盘在冲压时,要求冲头与凹模的同心度较高,而且冲床依靠伺服电机来调整转盘的转动,要转动到位的精度较高,是生产的一大难点,因此,有必要对转盘拉伸模具进行改进来提高定位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冲压的精准度的转盘拉伸模具的定位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盘拉伸模具的定位结构,包括旋转机构和设在旋转机构一侧的固定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轴和套设在转轴上的转盘,所述转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齿、第二齿和设置在第一齿和第二齿之间的沟槽,所述沟槽包括第一沟槽和与第一沟槽背向设置的第二沟槽,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外壳、安装块、设置在外壳内且与安装块固定连接的弹性件,所述安装块包括凸出外壳表面的凸尖,所述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均与凸尖形状相适配,所述沟槽和凸尖之间设有凸尖与第一沟槽滑动配合的第一位置以及凸尖与第二沟槽抵触连接的第二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盘转到固定机构时,第一沟槽上第一倾斜面与凸尖的第二倾斜面滑动配合后将凸尖推进外壳内,当运动至第二沟槽时,由于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呈背向设置,弹性件恢复到原位即凸尖凸出外壳表面,第二沟槽上的第一抵触面与凸尖上的第二抵触面抵触,使得凸尖卡设在第二沟槽内,凸尖起到定位作用,提高冲压准确定位的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均由第一倾斜面和第一抵触面构成,所述凸尖包括第二倾斜面和第二抵触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和第一抵触面之间、第二倾斜面和第二抵触面之间均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抵触面与第二抵触面抵触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盘顺时针转动,转盘上第一沟槽的第一倾斜面与固定机构上凸尖的第二倾斜面发生相对方向的滑动配合,第二倾斜面起到辅助推动第一沟槽的第一倾斜面的作用,同时第一沟槽的第一倾斜面使力将凸尖推进固定机构的外壳中,外壳内的弹性件受到挤压,弹性件带动安装块上的凸尖往相对转盘的另一侧运动,使得转盘上的第一齿可以无阻碍通过凸尖;当转盘转动转动到第二沟槽时,弹性件反弹并且推动安装块上的凸尖往第二沟槽运动,凸尖凸出外壳表面,凸尖的第二抵触面抵在第二沟槽的第一抵触面上,由于第二沟槽的第一抵触面和第二抵触面的倾斜角度均比较大,使得第二沟槽的第一抵触面和第二抵触面不能发生相对位移的滑动配合,从而将凸尖卡在第二沟槽内,转盘无法转动,起到了转盘的定位作用,从而提高了冲压定位的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盘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上设有若干凹槽,所述转轴上一体设置有与凹槽数量相等且形状、大小均相适配的凸起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轴上设置有若干数量的凸起部,转盘上的通孔的凹槽与转轴上的凸起部进行相适配后,增加了转盘与转轴的接触面积,转盘可以固定安装在转轴上且保证转盘与转轴的结合程度更牢固,转轴转动时带动转盘进行同步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对应凸尖所在的侧面呈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转盘呈圆形,转盘的圆周外表面上一体设置有间隔分布的第一齿和第二齿,第一齿和第二齿圆周均匀分布绕设在转盘上,且第一齿和第二齿所围成的外圈呈圆形,因此第一齿和第二齿均呈圆弧状,由于外壳对应凸尖所在的侧面呈圆弧状设置且均与第一齿和第二齿相适配,转盘旋转时,外壳对应凸尖所在的侧面分别与第一齿和第二齿滑动配合,使得转盘转过第一齿和第二齿的阻力减小,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通过沟槽与凸尖形状相适配,且凸尖与第一沟槽滑动配合,凸尖与第二沟槽抵触连接,有效对转盘进行定位,大大提高冲压的准确定位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盘拉伸模具的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转盘拉伸模具的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转机构;2、固定机构;3、转轴;4、转盘;5、第一齿;6、第二齿;7、第一沟槽;8、第二沟槽;9、外壳;10、安装块;11、凸尖;12、弹性件;13、第一倾斜面;14、第二倾斜面;15、第一抵触面;16、第二抵触面;17、凹槽;18、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佳晶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佳晶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52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型多角抽芯铆钉
- 下一篇:用于煤炭转运装置的耐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