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壳用的加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2576.8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9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贺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誉铭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B23Q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71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壳 加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壳用的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手机壳是手机的硬件组成部分。手机壳通常采用塑胶注塑成型。注塑成型后的手机壳还需要通过数控机床进一步加工水口、扬声器孔、充电孔和按键孔等。由于水口、扬声器孔和充电孔通常设置于手机壳的背面,而按键孔通常设置于手机壳的侧面,因此,现有技术在加工手机壳额水口、扬声器孔、充电孔和按键孔时,先利用背面加工夹具固定手机壳再通过数控机床加工水口、扬声器孔和充电孔,水口、扬声器孔和充电孔加工完毕后,将手机壳从背面加工夹具拆卸下来,然后再利用侧面加工夹具固定手机壳再通过数控机床进一步加工侧面按键孔。因此,现有技术中手机壳用的加工夹具并不能对手机壳的水口、扬声器孔、充电孔和按键孔一步加工完毕,导致手机壳在加工的过程中工序繁琐且费时,使得生产效率低。另外,现有技术中手机壳用的加工夹具还存在对位误差较大的缺点,从而使得手机壳的加工精确度不够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加工精确度好的手机壳用的加工夹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提供一种手机壳用的加工夹具,包括固定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构的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夹持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旋转并带动所述夹持机构旋转;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铰接的上盖板、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的承托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承托板上的气缸;所述上盖板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承托板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另一侧;所述气缸与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并随所述驱动机构旋转而旋转;
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手机壳的空隙;所述底座设置有用于卡接手机壳侧面的卡槽;所述上盖板设置有通孔。
所述通孔设置为喇叭形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所述底座的孔径小于所述通孔远离所述底座的孔径。
所述夹持机构能够旋转的角度为0度~180度。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所述第一转动盘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转动盘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盘和所述第二转动盘。
所述第一转动盘设置为与电机驱动连接的主动转动盘,所述第二转动盘设置为从动转动盘。
所述底座与所述承托板通过导向柱活动连接。
所述导向柱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所述气缸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壳用的加工夹具,由于驱动机构能够旋转并带动夹持机构旋转,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待加工的手机壳放置于底座与上盖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手机壳的空隙,此时,上盖板的正面朝上,上盖板设置的通孔包括对应于水口位置、扬声器孔位置和充电孔位置的通孔,数控机床的铣刀透过上述通孔进行加工水口、扬声器孔、充电孔,加工完毕后,驱动机构带动夹持机构旋转90度,此时,手机壳侧面朝上,数控机床的铣刀进一步加工手机壳侧面的按键孔,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壳用的加工夹具能够对手机壳的水口、扬声器孔、充电孔和按键孔一步加工完毕,而不需要中途更换夹具,从而使得手机壳在加工过程中的工序减少且节约时间,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该手机壳用的加工夹具由于对位误差小,从而使得手机壳的加工精确度好。另外,由于通孔设置为喇叭形通孔,使得数控机床的铣刀在加工水口、扬声器孔和充电孔时,能够避免铣刀对上盖板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壳用的加工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壳用的加工夹具在移除固定机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壳用的加工夹具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3中包括有:
1——固定机构、11——第一固定座、12——第二固定座、
2——驱动机构、21——第一转动盘、22——第二转动盘、
3——夹持机构、31——底座、32——上盖板、33——承托板、34——气缸、301——空隙、302——卡槽、303——通孔、
4——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誉铭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誉铭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25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长径比法兰端面孔加工装置
- 下一篇:可调节高度的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