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环换能器自动加预应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0826.4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0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许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5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环 换能器 自动 预应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环换能器自动加预应力装置。属水声换能器领域。
背景技术
圆环换能器是一种使用广泛的低频大功率发射换能器,常用于远程声纳等水声设备中,研制低频大功率圆环换能器的主要技术难点在于加预应力工艺,加预应力工艺需要在圆环换能器的外表面均匀地缠绕一定厚度的玻璃钢预应力层,缠绕过程中玻璃纤维丝上需要保持设定的张力,使圆环换能器表面能保持设定的预应力,从而提高圆环换能器的额定功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圆环换能器自动加预应力装置,用于自动完成各种口径圆环换能器的加预应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的:圆环换能器自动加预应力装置由缠绕机构(1)、预应力控制机构(2)、电机驱动设备(3)、控制系统(4)、玻璃纤维(5)和支架(6)组成,
缠绕机构(1)、预应力控制机构(2)、电机驱动设备(3)、控制系统(4)安装在支架(6)上,电机驱动设备(3)提供动力,控制系统(4)连接电机驱动设备(3),控制系统(4)用于控制电机驱动设备(3)的工作,预应力控制机构(2)连接缠绕机构(1),缠绕机构(1)用于完成玻璃纤维(5)的缠绕。
所述的缠绕机构(1)包括:圆环换能器(10)、缠绕轮盘(11)、缠绕电机(12)、传动链条(13)、排线电机(14)、排线小车(15)、涡轮传动机构(16)、环氧树酯槽(17)、导线轮(18),
圆环换能器(10)装卡在缠绕轮盘(11)上,缠绕电机(12)通过传动链条(13)连接缠绕轮盘(11),排线电机(14)通过涡轮传动机构(16)连接排线小车(15),排线小车(15)上固定安装环氧树酯槽(17),环氧树酯槽(17)内装环氧树酯,至少一个导线轮(18)浸泡在环氧树酯中,最终玻璃纤维(5)缠绕于圆环换能器(10)上。
所述的预应力控制机构(2)包括:压线轮(20)、刹车轮(21)、刹车片(22)、刹车杠杆(23)和砝码(24),
其中:压线轮(20)为两个,其中一个压线轮(20)与刹车轮(21)固定在同一根转动轴上,刹车杠杆(23)的一段安有刹车片(22),刹车片(22)对向刹车轮(21),砝码(24)悬挂在刹车杠杆(23)的另一端上。
所述的预应力控制机构(2)还包括弹簧秤(25),弹簧秤(25)安装在一个导线轮(18)上安套于玻璃纤维(5)流线的一段上,弹簧秤(25)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6)上。
所述的两只压线轮(20)外表面为橡胶层,两只压线轮(20)紧靠在一起,夹住通过两只压线轮(20)接触面的玻璃纤维(5)。
工作原理一种圆环换能器自动加预应力装置,由缠绕机构(1)、预应力控制机构(2)、电机驱动设备(3)、控制系统(4)、玻璃纤维(5)和支架(6)组成,
缠绕机构(1)主要由缠绕轮盘(11)、缠绕电机(12)、传动链条(13)、排线电机(14)、排线小车(15)、涡轮传动机构(16)、环氧树酯槽(17)、导线轮(18)和支架(6)等组成,其功能是将玻璃纤维(5)浸润环氧树酯后,均匀地缠绕在圆环换能器(10)圆周上;
圆环换能器(10)装卡在缠绕轮盘(11)上,缠绕电机(12)通过传动链条(13)连接缠绕轮盘(11),排线电机(14)通过涡轮传动机构(16)连接排线小车(15),排线小车(15)上固定安装环氧树酯槽(17),环氧树酯槽(17)内装环氧树酯,至少一个导线轮(18)浸泡在环氧树酯中,最终玻璃纤维(5)缠绕于圆环换能器(10)上;
排线电机(14)通过涡轮传动机构(16)带动排线小车(15)做前后往复运动,完成缠绕玻璃纤维(5)的自动排线动作;
排线小车(15)上固定安装环氧树酯槽(17),环氧树酯槽(17)内装环氧树酯,一只导线轮(18)浸泡在环氧树酯中,使通过该导线轮(18)的玻璃纤维(5)浸润上环氧树酯,完成圆环换能器(10)缠绕玻璃纤维(5)的自动涂抹环氧树酯的动作;
两只压线轮(20)外表面为橡胶层,它们紧靠在一起,夹住通过两只压线轮(20)接触面的玻璃纤维(5),确保玻璃纤维(5)只能随压线轮(20)转动时移动,不会与压线轮(20)之间产生滑动;
预应力控制机构(2)主要由压线轮(20)、刹车轮(21)、刹车片(22)、刹车杠杆(23)、砝码(24)和弹簧秤(25)组成,其功能是调节玻璃纤维(5)的缠绕张力,以满足所需的预应力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08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