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的极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0623.5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6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沈旭培;高根芳;陈清元;朱健;刘峰;代飞;黄玉清;刘清平;陈林;高国峰;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4 | 分类号: | H01M10/14;H01M10/6551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3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的极群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铅酸蓄电池一般包括电池槽、电池盖以及设于电池槽内的若干极群,每个极群由带极耳的正、负极板,隔板以及连接正、负极板的正、负汇流排组成。
众所周知,在解剖开的铅酸蓄电池中,相当多的一部分失效模式是因为微短路现象、活性物质脱落现象、隔板破裂导致的短路现象等等因素造成的。那么这些失效模式与铅酸蓄电池本身的极板强度、工艺操作、极板与电池槽的摩擦、隔板与电池槽的摩擦等等具体现象息息相关。
因此,如何对蓄电池的结构进行改进来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就成为了铅酸蓄电池行业的持续热门课题之一,虽然在铅膏的添加剂上、极板的厚度上、以及胶体电解质等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仍存在铅酸蓄电池寿命不太长的现象,甚至早期容量衰减现象。
图1示出了一种传统的铅酸蓄电池极群的结构,该种铅酸蓄电池极群的外部设有一U型PE薄膜,该U型PE薄膜的厚度约为0.02mm,覆在铅酸蓄电池极群的底面以及最外层二片极板表面,以避免因下槽时极板与电池槽内壁的摩擦造成的浮粉。但是终究解决不了蓄电池在工作时因正极铅膏软化产生的浮粉。另外,蓄电池极群极板、隔板的侧边在下槽时易与电池槽臂发生摩擦、损坏,影响了铅酸蓄电池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因此,有必要对铅酸蓄电池极群的结构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铅酸蓄电池的极群结构,结构简单,使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延长。
一种铅酸蓄电池的极群结构,包括由极板、隔板组成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底面和侧面均覆有聚乙烯薄膜,覆在所述本体最外两个极板表面的聚乙烯薄膜开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直径为2~5mm。
在铅酸蓄电池极群的本体的底面和侧面覆聚乙烯薄膜,能够避免极板、隔板侧边在下槽过程中破坏损伤,从而提高隔板的吸酸量和电池的使用寿命。另外,所述本体最外两个极板表面覆有开设有散热孔的聚乙烯薄膜,可实现无浮尘脱落,同时能够保证蓄电池工作过程中散热均匀以及极板与电解液的正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孔的直径为2.6~3.4mm。更优选的,所述散热孔的直径为3mm。
为进一步保证铅酸蓄电池工作过程中散热的均匀性,作为优选,所有的散热孔呈矩阵式分布。
作为优选,矩阵式分布中,行间距与列间距相同。散热孔分布更加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的行间距为4~6mm。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行间距为4.6~5.2mm,更优选的,所述的行间距为5mm。由于散热孔具有一定的大小,因此,此处的行间距是指同一列中,相邻两个散热孔的中心距。列间距与之同理。
作为优选,所述聚乙烯薄膜的厚度为0.015~0.025mm。更优选的,所述聚乙烯薄膜的厚度为0.0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铅酸蓄电池的极群结构通过在设置聚乙烯薄膜,在保证蓄电池工作过程中散热均匀的同时,实现无浮粉脱落,无微短路现象,从而使蓄电池寿命得到延长。
本实用新型铅酸蓄电池的极群结构在现有的极群上进行改进,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有极群的结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铅酸蓄电池极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铅酸蓄电池的极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聚乙烯薄膜;2、散热孔;3、本体;4、正极板;5、隔板;6、负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释。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铅酸蓄电池的极群结构(以下简称极群)包括本体3,该本体3的底面和侧面均覆有聚乙烯薄膜1,该聚乙烯薄膜1的厚度为0.02mm。在本实用新型中,本体3的结构可参见常规技术,通常由带极耳的正极板4、负极板6,隔板5组成,正极板4、负极板6间隔排列,隔板5处于正极板4和负极板6中间。
覆在本体3最外两个极板表面的聚乙烯薄膜1开设有若干散热孔2,所有的散热孔2大小相同,直径均为3mm。所有的散热孔2呈矩阵式分布,在矩阵式分布中,行间距与列间距相同,均为5mm,由于散热孔具有一定的大小,因此,此处的行间距是指同一列中,相邻两个散热孔的中心距为5mm,同理的,此处的列间距是指同一行中,相邻两个散热孔的中心距为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06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碱性电池的高温陈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作防晒衣专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