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能喉起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0126.5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0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曲丹;徐志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H02N2/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能 起搏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能喉起搏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声带麻痹原因较多,可分为中枢性和末梢性两种,任何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的操作都可引起喉返神经麻痹。手术损伤是主要病因,甲状腺切除术是最常见的病因。喉返神经操作后,尤其双侧神经操作者,喉肌的内收和外展功能受限,致双侧韧带位于旁正中位,晚导致呼吸困难,需行气管切开术等恢复呼吸功能。许多学者对双侧声带麻痹的治疗进行了临床和实验研究。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足够的通气,改善发音,防止误吸,然而目前的治疗方法均不能同时达到上述三个目的。功能性电刺激在其他领域已有应用并获得成功,如心脏起搏器、膈肌起搏器等,应用于喉科的电刺激器又称喉起搏器。喉起搏器是一种较新的治疗发展方向,是一种起搏后通过电刺激麻痹环杓后肌使之恢复外展功能声门开大的技术。但是,现有的喉起搏器均采用电池供电,由于喉起搏器的刺激频率较高,电池的使用时间相应较短,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持续供电的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能喉起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产生电刺激的脉冲发生器、刺激电极以及为脉冲发生器供电的发电部。其中,发电部包括发电主体、调节端、输出电极、电能存储单元以及封装层。其中,发电主体用于包绕主动脉,以采集主动脉扩张时所产生的机械能,并转化为电能。发电主体为多层薄膜结构,包括位于中心层的压电材料层,以及分别位于压电材料层两侧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调节端位于发电主体的两端,用于调节发电主体的长度。输出电极用于将电能输送给电能存储单元。电能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电能并为脉冲发生器供电。封装层覆盖于发电主体、调节端、输出电极以及电能存储单元表面。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能喉起搏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压电材料层含有纳米级压电材料,纳米级压电材料为压电晶体、压电陶瓷和有机压电聚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能喉起搏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压电晶体、压电陶瓷、有机压电聚合物可以为纳米级压电材料的单层或多层结构。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能喉起搏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电能存储部为微型可充电电池或电容。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能喉起搏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整流滤波电路,连接于电能存储单元和输出电极之间。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能喉起搏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调节端的固定方式使用手术线缝合、钛夹钳夹或粘合剂粘合中的任意一种。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能喉起搏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调节端的一端为单排的卡齿,该卡齿的尖端平滑且面向发电主体的外侧,调节端的另一端为卡槽,卡槽的内部一侧具有与卡齿相配合的齿槽,另一侧为平面,卡齿与卡槽相卡合。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能喉起搏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发电部对主动脉的压力小于140mmHg。
实用新型作用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能喉起搏器,通过植入纳米级压电材料以采集主动脉扩张时所产生的能量并转化为电能,作为其能量来源。因此只要心脏跳动,本实用新型即可利用患者自身的生物能而提供电能,免去了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的必要,解决了电池能量耗竭后需要手术更换电池的问题。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纳米级压电材料作为发电主体,不仅可以有效地将体内的生物能转化为电能,而且体积微小,更适合体内植入。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柔软的环形结构包绕于主动脉的外壁,且能够定量控制本系统对主动脉的压力,因此既可以高效、充分的采集主动脉扩张时所产生的机械能,又不会对心脏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生物相容性好的柔性高分子绝缘材料封装,因此既能将发电主体与体内环境隔离,还可将主动脉壁形变产生的压力有效的传导至压电材料。
此外,利用发电主体两端的调节端可调整发电主体包绕主动脉的紧张度,从而可调节压电材料的形变程度及输出电量。又由于调节端内不含压电材料及电极层,因此使用手术缝线或钛夹固定时不会损坏发电主体的结构。
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发电主体位于主动脉外部,不与血液直接接触,因而不存在血栓形成以及中风(心肌梗塞或脑梗塞)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生物能喉起搏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发电主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发电主体的内部结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01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香炉
- 下一篇:一种产品对比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