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子宫内腔粘膜粘连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9692.4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7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艳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伟霞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宫内 粘膜 粘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子宫内腔粘膜粘连的装置。
背景技术
宫腔粘连是由于子宫内膜受损后形成部分或全部粘连的病理现象,正常宫腔在生理状态下前后壁接触合拢,即使在月经期子宫内膜剥脱时亦不会出现粘连。如果一旦因手术或炎症等物理化学因素刺激损伤了子宫内膜,造成内膜基底层的破坏,改变了正常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有规律的生长脱落,则可导致子宫间质中的纤维蛋白原渗出、沉积,造成宫腔前后壁粘连。
目前,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宫腔镜疗法,药物治疗多是采用口服雌孕激素来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而口服大量的雌孕激素会对人体造成副作用,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宫腔镜疗法是指对于膜性粘连、纤维肌性粘连可在宫腔镜下分离或用手术剪除,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以防再粘连,采用节育器可防止子宫内膜的再粘连,但是节育器为金属材质,为了适应节育器的结构形状子宫内膜腔会变形,从而导致子宫腔内膜受压,子宫肌层扩张,导致子宫内膜表面出血,且伴有腹部疼痛等症状,其治疗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无不良反应,可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治疗效果佳的防止子宫内腔粘膜粘连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防止子宫内腔粘膜粘连的装置,包括扩张器,所述扩张器包括上扩张片、下扩张片和套管,所述上扩张片和下扩张片分别与所述套管的两侧外壁弹性连接,所述上扩张片和下扩张片的外壁分别设有拉丝,所述套管的两侧外壁分别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拉丝的挡柱,所述上扩张片与所述下扩张片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宫腔形气囊,所述宫腔形气囊的尾端套设在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内设有可沿所述套管长度方向滑动的推送杆,所述推送杆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套管外。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宫腔形气囊的外表面设有多条引流槽。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上扩张片的后端与所述套管的外壁间设有上弹簧,所述下扩张片的后端与所述套管的外壁间设有下弹簧。
作为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宫腔形气囊的尾端设有牵拉圈。
作为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推送杆的外壁设有刻度线。
作为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推送杆延伸出所述套管外的一端设有手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子宫内腔粘膜粘连的装置包括扩张器、宫腔形气囊和推送杆等,扩张器用于扩张患者的宫颈,慢慢拉拽拉丝,上扩张片和下扩张片间的角度慢慢增大,宫颈逐渐被扩张器撑开,使得患者有个适应过程,宫颈不会由于突然扩张而受到损害,当拉拽到宫腔形气囊完全恢复原状后,将拉丝尾端固定于挡柱上,缓慢推动推送杆,推送杆将宫腔形气囊送入子宫内腔中,操作简单、省力;由于宫腔形气囊的形状与子宫内腔的形状一致,宫腔形气囊在进入子宫内腔后不会对子宫内腔产生变形,子宫肌层不会扩张,患者不会出现出血或疼痛等不适感,且可有效将子宫内膜分离,防止子宫内膜粘连,由于宫腔形气囊具有弹性,其被上扩张片和下扩张片压缩时也不会破裂;宫腔形气囊的外表面设有多条引流槽便于子宫内腔内腔液的流动,避免引流不畅而引起感染;宫腔形气囊的尾端设有牵拉圈便于医护人员将宫腔形气囊拉出子宫内腔外,省时省力;推送杆外壁设有刻度线方便医护人员判断宫腔形气囊进入子宫内腔的深度;手柄使得医护人员操作方便;该防止子宫内腔粘膜粘连的装置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可有效防止子宫内腔内膜粘连,促进子宫内膜生长,且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子宫内腔粘膜粘连的装置的闭合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子宫内腔粘膜粘连的装置的展开状态图;
其中:1-扩张器,2-宫腔形气囊,3-推送杆,11-上扩张片,12-下扩张片,13-套管,14-挡柱,15-空腔,21-引流槽,22-牵拉圈,31-刻度线,32-手柄,111-上弹簧,112-上拉丝,121-下弹簧,122-下拉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子宫内腔粘膜粘连的装置的闭合状态图和展开状态图,为了便于说明,本图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结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艳,未经刘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96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