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外墙施工脚手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69301.9 | 申请日: | 2013-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0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开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开友 |
| 主分类号: | E04G1/14 | 分类号: | E04G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2574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外墙 施工 脚手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建筑外墙施工脚手架结构。
背景技术
扣件脚手架具有拆装灵活、运输方便,通用性强等特点,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在脚手架工程中,其使用量占60%以上,是当前使用量最多,应用最普遍的一种脚手架。但是,施工中外架工人需要将架管用塔吊吊到外架上,大量的架管起吊过程中非常不安全,随后需要一根一根地对接在外架上,再搭大横杆和小横杆,最后铺设脚手板、挂安全网。每根架管重量在20公斤左右,需要对接在高度1.5米的对接点上非常危险,实际调查显示,架子工每年至少发生一次操作失误,如果引发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同时扣件式脚手架是将单个架管一根一根连接,施工工效低,不能适应建设工程发展的需要。另外扣件脚手架的架管两端部都会留有剩余段,大量的建筑外架施工会造成钢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外墙施工脚手架结构,解决现有的扣件脚手架施工危险、施工效率低以及造成钢材浪费的缺陷。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外墙施工脚手架结构,包括有底座、主支撑框架、外角连接杆、内角连接杆、横向连接杆、脚手板以及防护杆,底座为“H”形架体,底座两端上部分别焊接有法兰连接板,主支撑框架由两根竖杆和若干小横杆焊接成梯子状,主支撑框架的两个底脚上焊接有与底座相对应的法兰连接板,底座与主支撑框架通过法兰连接板采用螺栓连接在一起,外角连接杆和内角连接杆均为直角折弯形杆体,外角连接杆和内角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法兰连接板,外角连接杆和内角连接杆用于连接建筑外墙拐角处相邻的主支撑框架,横向连接杆为直线形杆体,横向连接杆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外角连接杆、内角连接杆以及相邻的横向连接杆相连接的法兰连接板,横向连接杆用于连接沿着建筑外墙墙面布置的主支撑框架,脚手板为采用若干细钢条沿横向、纵向或斜向布置并焊接成网状的板体,脚手板利用其两侧边缘焊接的挂栓水平挂接在主支撑框架上,防护杆为直线形杆体,防护杆插接在主支撑框架外侧用于悬挂安全网。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主支撑框架的两个竖杆之间焊接有斜向的加固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建筑外架施工不需要吊装大量零散的架管,工人也无需将架管一根一根对接,施工安全性高;
2)本实用新型为整体式的架体结构,施工过程是将架体结构进行连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3)本实用新型是根据必要的尺寸事先加工好再使用,避免了架管两端的剩余段,减少了钢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主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主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角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角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板结构示意图;
图9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搭建的爬架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搭建的挑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搭建的落地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主支撑框架,3.外角连接杆,4.内角连接杆,5.横向连接杆,6.脚手板,7.防护杆,8.法兰连接板,9.细钢条,10.挂栓,11.螺栓安装孔,12.工字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开友,未经黄开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9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