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算机辅助加热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8295.5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0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曾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宏志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8029 江西省新余市仙来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辅助 加热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电路,特别涉及一种计算机。
背景技术
计算机对工作环境有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来说,低于零下二十度不适合普通计算机的工作,会导致元器件失灵、数据丢失等问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在严寒天气下使用计算机,如野外施工现场等等,需要研制一种能够对计算机进行辅助加热的电路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设计一种电路简单,及时高效的计算机辅助加热电路,其具体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计算机辅助加热电路,它包括电源电路和加热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由串联的交流电源、电源开关S、电源变压器T和双向可控硅VT构成,加热控制电路包括并联的限流电阻R1和限流电阻R2,限流电阻R1和限流电阻R2的输出连接一个整流二极管VD1的一端,整流二极管VD1的输出经过滤波电容C1、保护电阻R3和分压电路后经限流电阻R5连接三极管V的集电极,限流电阻R5和三极管V的共同端通过限流电阻R6连接一个发光二级管VL,发光二级管的输出连接双向可控硅VT的控制极,电源变压器T的输出端连接电阻加热器EH。
所述分压电路包括串联的固定电阻R4和电位器RP,电位器RP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V的基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调节电位器控制计算机需要加热的温度,并通过发光二极管显示加热的状态,电路简单实用,占用体积小。
附图说明
图1计算机辅助加热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阐述的实施例代表允许本领域技术人员实践本实用新型的必要信息,并且示出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一旦根据附图阅读了以下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就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并且将认识到此处未特别阐明的这些构思的应用。应当理解,这些构思和应用落入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参照附图1所示的一种计算机辅助加热电路,它包括电源电路和加热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由串联的交流电源、电源开关S、电源变压器T和双向可控硅VT构成,加热控制电路包括并联的限流电阻R1和限流电阻R2,限流电阻R1和限流电阻R2的输出连接一个整流二极管VD1的一端,整流二极管VD1的输出经过滤波电容C1、保护电阻R3和分压电路后经限流电阻R5连接三极管V的集电极,限流电阻R5和三极管V的共同端通过限流电阻R6连接一个发光二级管VL,发光二级管的输出连接双向可控硅VT的控制极,电源变压器T的输出端连接电阻加热器EH。所述分压电路包括串联的固定电阻R4和电位器RP,电位器RP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V的基极。所述的电位器RP选用小型有机实心电位器,三极管V选用2SC1815型硅NPN晶体管所述的双向可控硅VT选用TLC336A型双向可控硅,电源变压器T选用10VA、二次电压为25V的电源变压器。上述电阻加热器EH装入计算机机箱内部或者外部,电路接入电源即可使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宏志,未经曾宏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82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