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加密U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8209.0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0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马超逸;李千目;侯君;徐佳;孙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连云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K9/46 | 分类号: | G06K9/46;G06K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22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识别 加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式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加密U盘。
背景技术
目前,带有指纹识别的U盘如今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使用,尤其是一些涉密人员,他们往往需要保证国家机密或者商业机密不被泄露。但是,实际应用中指纹容易被伪造,造成带有指纹识别的U盘的保密可靠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加密U盘,提高了U盘存储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加密U盘,包括USB插头、PCB电路板、数据线、稳压集成电路、主控芯片、总线、摄像头、LED信号灯、FLASH焊盘;稳压集成电路、主控芯片、总线、摄像头、LED信号灯、FLASH焊盘均安装在PCB电路板上;稳压集成电路、摄像头、LED信号灯、FLASH焊盘通过总线与主控芯片连接;USB插头通过数据线与稳压集成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人脸识别应用到U盘的使用中,通过将当前使用者的面部信息与预先存储的U盘所有人的面部信息进行对比来确认U盘当前使用者的身份,大大提高了U盘存储信息的安全管控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人脸识别的加密U盘一侧的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于人脸识别的加密U盘另一侧的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加密U盘,其特征在于,包括USB插头1、PCB电路板2、数据线3、稳压集成电路4、主控芯片5、总线6、摄像头7、LED信号灯8、FLASH焊盘9;稳压集成电路4、主控芯片5、总线6、摄像头7、LED信号灯8、FLASH焊盘9均安装在PCB电路板2上;稳压集成电路4、摄像头7、LED信号灯8、FLASH焊盘9通过总线6与主控芯片5连接;USB插头1通过数据线3与稳压集成电路4连接。
USB插头1用于对U盘供电;主控芯片5完成U盘与电脑的数据交换和对使用者身份识别;稳压集成电路4用于调整和稳定U盘供电电压;FLASH焊盘9用于存储用户普通数据、摄头驱动程序以及U盘所有者的面部信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U盘插入电脑后首先进行硬件检测,若U盘的LED信号灯8开始闪烁,然后保持亮起,则U盘供电电压稳定,可以正常使用;然后FLASH焊盘9将所储存的摄像头驱动程序通过总线6传入主控芯片5,主控芯片5使用摄像头驱动程序通过总线发出开启摄像头7的指令;摄像头7对使用者的面部信息进行采集并通过总线6传入主控芯片5,同时将FLASH焊盘9中预先存储的U盘所有者的面部信息通过总线6传入主控芯片5;主控芯片5对当前使用者的面部信息和先存储的U盘所有者的面部信息进行匹配比对,若匹配成功,则将FLASH焊盘9中的数据通过总线传入主控芯片5,主控芯片通过总线6以及USB插头1上的数据线3,将数据传入电脑内存中;若匹配不成功,则主控芯片5指示USB插头1停止对U盘供电。此时,若要继续尝试打开U盘,则将U盘拔出后重新插入电脑的USB接口再次进行面部信息匹配,若匹配失败达到预设次数,视为U盘被盗,主控芯片5通过总线6对FLASH焊盘9发出格式化的指令,使U盘内数据格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连云港研究院,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连云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82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