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载数据记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8206.7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3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许刚;张子飞;肖龙辉;杜伦敦;廖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航天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40 | 分类号: | G06F17/4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3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记录仪 | ||
1.一种弹载数据记录仪,包括电源模块(1)、信号隔离采集模块(2)和第一数据存储模块(3),所述信号隔离采集模块(2)的与所述第一数据存储模块(3)双向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像采集模块(4)和第二数据存储模块(5);所述图像采集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数据存储模块(5)的输入端,所述信号隔离采集模块(2)和图像采集模块(4)均通过RS-485总线(6)连接上位机;
所述信号隔离采集模块(2)包括模拟信号隔离采集电路(201)、数字信号隔离电路(202)、第一处理器(203)、第一RS-485通信电路(204)和低压差分串行发送电路(205);所述模拟信号隔离采集电路(20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203)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数字信号隔离电路(20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203)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处理器(203)分别与所述第一RS-485通信电路(204)和低压差分串行发送电路(205)双向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203)通过所述第一RS-485通信电路(204)接入所述RS-485总线(6);
所述第一数据存储模块(3)包括低压差分串行接收电路(301)、第二处理器(302)、第一存储模块(303)和第一USB接口电路(304);所述低压差分串行接收电路(301)与所述低压差分串行发送电路(205)双向连接,所述低压差分串行接收电路(30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302)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处理器(302)分别与所述第一存储模块(303)和第一USB接口电路(304)双向连接;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4)包括数字图像接口电路(401)、第三处理器(402)、第二RS-485通信电路(403)和低压差分并行转串行电路(404);所述数字图像接口电路(40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处理器(402),所述第三处理器(40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低压差分并行转串行电路(404)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三处理器(402)与所述第二RS-485通信电路(403)双向连接,所述第三处理器(402)通过所述第二RS-485通信电路(403)接入所述RS-485总线(6);
所述第二数据存储模块(5)包括低压差分串行转并行电路(501)、FIFO模块(502)、第四处理器(503)、第二存储模块(504)和第二USB接口电路(505);所述低压差分串行转并行电路(50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低压差分并行转串行电路(404)的信号输出端,所述低压差分串行转并行电路(50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FIFO模块(502)的输入端,所述FIFO模块(50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处理器(503)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四处理器(503)分别与所述第二存储模块(504)和第二USB接口电路(505)双向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载数据记录仪,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数据存储模块(3)安装在第一印制板(7)上,所述第二数据存储模块(5)安装在第二印制板(8)上;所述第一印制板(7)和第二印制板(8)密封于内胆(9)内,所述内胆(9)、所述第一印制板(7)和第二印制板(8)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层(10);所述内胆(9)设置在外胆(11)内部,所述内胆(9)与外胆(11)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层(12)和第三缓冲层(13),所述第三缓冲层(13)位于所述第二缓冲层(12)与所述外胆(11)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载数据记录仪,其特征是:所述电源模块(1)由冗余供电模块(101)和直流电源隔离电路(102)组成;所述冗余供电模块(10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隔离电路(102)的输入端,所述直流电源隔离模块()向所述信号隔离采集模块(2)、第一数据存储模块(3)、图像采集模块(4)和第二数据存储模块(5)供电。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载数据记录仪,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缓冲层(10)和第三缓冲层(13)均为聚氨酯层,所述第二缓冲层(12)为橡胶层。
5.如权利要求1到4任一所述的一种弹载数据记录仪,其特征是:所述模拟信号隔离采集电路(201)连接有用于检测弹体舱内空气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4)、用于检测弹体舱内壁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5)、冲击传感器(16)、振动传感器(17)和过载传感器(18);所述模拟信号隔离采集电路(201)接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4)、第二温度传感器(15)、冲击传感器(16)、振动传感器(17)和过载传感器(18)发送的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弹载数据记录仪,其特征是:所述电源模块(1)、信号隔离采集模块(2)、第一数据存储模块(3)、图像采集模块(4)和第二数据存储模块(5)设置在由上端盖(23)、下端盖(24)、中间隔层(25)、上腔体(26)、下腔体(27)、内胆(9)和外胆(11)组成的壳体内,壳体内设置有锂电池(22);上端盖(23)安装有对外连接的外部插座(28),壳体内的中间隔层(25)把壳体分为上腔体(26)和下腔体(27)两部分;所述电源模块(1)安装在第三印制板(19)上,所述信号隔离采集模块(2)安装在第四印制板(20)上,所述图像采集模块(4)安装在第五印制板(21)上;所述的锂电池(22)、第三印制板(19)、第四印制板(20)和第五印制板(21)密封于壳体的上腔体(26)内,第三印制板(19)、第四印制板(20)和第五印制板(21)通过32芯排插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第三印制板(19)、第四印制板(20)和第五印制板(21)在边缘处通过弯插与线扎连接;第一印制板和第二印制板密封于内胆(9)内,通过安装于内胆(9)上的插座与线扎连接;线扎安装于弹载数据记录仪壳体线槽内,从上到下依次和外部插座(28),锂电池(22)、第三印制板(19)、第四印制板(20)、第五印制板(21)、第一印制板(7)和第二印制板(8)连接;外胆(11)设置在弹载数据记录仪下腔体(27)内,下腔体(27)内灌封聚氨酯材料,构成外层抗冲击缓冲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航天工业公司,未经重庆航天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82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空过双线导管阻塞的高效过钢引导管装置
- 下一篇:双线冷轧管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