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连续墙的防渗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7742.5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4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谢德强;李凯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02D19/18;E02D1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连续 渗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础或基础结构的保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的防渗漏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地铁及各种大型地下设施日益增多,其基础埋置深度大,再加上周围环境和施工场地的限制,将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的围护墙及地下构筑物的结构墙是地下工程建设中较常用的一项技术。
地下连续墙成槽前先构筑导墙,导墙承受钢筋笼、浇筑混凝土用的导管、钻机等静、动荷载,具体施工时,在泥浆护壁条件下,使用专门的成槽机械,在地面开挖深槽,然后在槽内设置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逐步形成地下连续墙。在基坑开挖时,地下连续墙不但起到防渗、挡土的作用,而且是邻近建筑物基础的支护,以及承受上部结构荷载的基础的一部分。然而,基坑土方开挖后,地下连续墙内、外的水头差对墙体形成侧压力,墙体接缝处的薄弱部位易出现渗水,一般需在地下连续墙与其内侧内衬墙之间设置排水沟以排出地下连续墙的渗水。然而,随着基坑开挖面积和挖深的增加,地下连续墙外侧孔隙水压力也随之增大,尤其当基坑挖深大于50米时,地下连续墙的渗漏现象会愈发严重,如不能及时有效地排出渗漏水,渗漏水逐渐漫延到内衬墙将严重影响地下工程的质量。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310060423.8,名称为用于深层地下工程两墙合一结构的防渗漏施工方法及结构,如图1所示,其防渗漏施工方法是由下至上沿地下连续墙平缝内铺设毛细排水带10,塑胶制作的毛细排水带10开槽面101上密布横截面呈Ω形的沟槽,沟槽开槽面101朝向地下连续墙,毛细排水带10的下端104插入集水管11的槽孔12,由于地下连续墙中水泥浆不可避免地会随同孔隙水进入沟槽及集水管11内,逐渐淤积终至堵塞,为此,需在毛细排水带10与集水管11的连接处,以及毛细排水带10的光滑面102采用硅胶封堵,并用无纺布包裹以防水泥浆进入,这无疑加大了施工的复杂程度,也增加了施工成本,不利于后期的维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地下连续墙防渗漏施工结构中,具有Ω形沟槽的毛细排水带与集水管连通,为防水泥浆淤积而需在两者连接处采用硅胶封堵及无纺布包裹,导致加大施工复杂性,增加了施工成本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的防渗漏结构,能够防止地下连续墙渗水渗漏到内衬墙上,保护内衬墙免受雨水侵蚀,防止其潮湿、渗漏和发霉,同时降低施工复杂度和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渗漏结构设置于地下连续墙和内衬墙之间,所述防渗漏结构是由横向杆件和竖向杆件拼接而成的“Π”形框架结构;所述横向杆件固定于所述内衬墙上方的边梁上,所述竖向杆件分别固定在紧邻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扶壁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杆件和所述竖向杆件的横截面均呈“┗”形,所述横向杆件和所述竖向杆件的阳角均朝向所述地下连续墙。
所述横向杆件与所述边梁,以及所述竖向杆件与所述扶壁柱连接的缝隙处均填充建筑防水胶。
所述防渗漏结构由铝材、钢材或塑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地下连续墙的防渗漏结构,设置于地下连续墙和内衬墙之间,所述防渗漏结构呈“Π”形框架结构,所述防渗漏结构的水平部和竖直部为分别位于所述边梁和所述扶壁柱侧壁上的凹槽。
较佳地,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三角形或梯形。
所述凹槽的开口渐扩的一端朝向所述地下连续墙和所述内衬墙之间的腔室。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的防渗漏结构,是由横向杆件和竖向杆件拼接而成的“Π”形框架结构,一根横向杆件固定于边梁上,两根竖向杆件分别固定于扶壁柱上,渗漏水经横向杆件和竖向杆件的引流作用进入排水沟中,实现有组织的引水排水,以达到防止渗漏水渗入内衬墙的目的,保护墙体免受渗水侵蚀,阻止内衬墙体潮湿、渗漏和发霉。而且,横向杆件和竖向杆件的连接节点位于防渗漏装置的上部,能够减少混凝土泥浆在防渗漏装置上的淤积,避免堵塞。
二、本实用新型的防渗漏结构,采用横向杆件和竖向杆件横截面均呈“┗”形的防渗漏结构,各杆件的阳角朝向地下连续墙安装,既便于现场施工,又避免防渗漏结构出现易淤积泥浆的死角,当地下连续墙中的泥浆伴随渗漏水沿防渗漏结构流动时,均可由各杆件的光滑垂直面滑落到底部的排水沟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毛细排水带容易淤积甚至堵塞的问题,延长了防渗漏装置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77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庭中水利用冲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井盖位置提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