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组合式氧化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7179.1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3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胡登全;郑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首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组合式 氧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组合式氧化沟。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中好氧生物处理单元中,预处理厌氧和缺氧阶段在不同的构筑物中完成,同时还需要向污水供氧,推流污水,防止污泥沉淀在水池中,需要单独修建沉淀池。通常是向污水中鼓入空气,在氧化沟工艺中,现广泛使用的设备是转盘曝气机,转盘曝气机通过旋转时叶片溅起水花,达到向水中增氧目的。然而转盘曝气机存在不足之处为:污水仅受到水平方向的较大扰动,底部充氧不足,因此水池的深度受到影响,一般要小于3.5米;同时增氧较慢,池底容易沉淀污泥;需要减速装置,结构复杂,不易检修,机械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需要单独修建沉淀池、使用转盘曝气机增氧较慢,池底容易沉淀污泥、需要减速装置,结构复杂,不易检修,机械能耗较高和不便于将水池设置得较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组合式氧化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污水处理组合式氧化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串联连接的缺氧池、厌氧池和氧化沟,所述缺氧池、厌氧池上均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氧化沟的容积腔内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将容积腔分割为一条首尾相通的流道,在流道的任意一处还设置有内置沉淀池和生物培养管,沿流道还设置有多个曝气搅拌机,所述内置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泵和挡流板、内置沉淀池的侧面设置有回流阀和出水闸门;所述曝气搅拌机包括转盘曝气机和紊流扰动器,所述紊流扰动器包括驱动部和叶轮,所述叶轮倾斜设置。
具体的,根据污水中的含氧量,污水由进水管直接进入到厌氧池或先进入到缺氧池,后进入到厌氧池以完成厌氧段释磷、缺氧段反硝化脱氮等处理步骤。而后,污水进入到氧化沟中,设置的折流板将氧化沟分割为一条首位相通的流道,这样停留到氧化沟中的污水在曝气搅拌机的作用下沿着流道循环流动,此过程可使得污水与其中的有益菌均匀混合并充分接触,有利于氧化沟中有机物分解速度;同时,氧化沟中的污水流动的动力主要源于紊流扰动器,而转盘曝气机大大提升污水上部的溶氧量,成倾斜设置的叶轮使得污水在通过曝气搅拌机处时获得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加速,翻滚流动的污水使得沿流道深度方向溶氧均匀,便于将氧化沟设置得更深;通过对曝气搅拌机动力输入的控制,可调节流道中污水流动的剧烈程度,这样,设置在内置沉淀池中的挡流板可将污水中底层的悬浮物或沉淀物阻挡下来,通过污泥回流泵输送至缺氧池或其他装置中,以进行脱氮、除磷操作;生物培养管的入口段连接生物培养池,以在氧化沟使用起始时向氧化沟中添加污水处理活性菌菌种,设置的出水闸门用于氧化沟达标污水的排放。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在针对不同成分的污水时,流道中的沉积物的沉积点可能会改变,为便于改变曝气搅拌机的安装点,还包括安装平台,所述曝气搅拌机固定连接在安装平台上,且安装平台可沿流道移动。
还包括生物选择池,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的入口、进水管的出口均与生物选择池相通。
设置的生物选择池用于污水的预混,在一个时间段内当污水成分差距较大时,通过设置的生物选择池可缓冲进入到厌氧池或缺氧池中污水成分波动的剧烈程度,有利于厌氧池和缺氧池对污水的释磷和脱氮效果;同时,在生物选择池中形成一个生物生存环境,污水在生物选择池中逗留使得不适应生物选择池环境的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死亡,有利于减轻有害细菌对后续污水处理的干扰。
为使得生物选择池中污水均匀混合,所述生物选择池的底部还设置有潜水搅拌机。
为防止在厌氧池或缺氧池产生沉淀,影响释磷和脱氮处理效果,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内均设置有潜水推流器。设置的潜水推流器用于扰动厌氧池或缺氧池中污水。
为便于流道中流体排尽,所述流道任意一处的底部还设置有氧化沟排空管。
为便于达标污水的取样和肉眼颜色观察,还包括取样观察池,取样观察池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闸门的出口与取样观察池相通。进一步的,可适当增加取样观察池的容积,使得取样观察池具有对达标污水的暂存作用,在取样观察池取样合格后再进行排放,利于保证氧化沟出水质量。
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首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首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71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嵌入式集成系统的管材自动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切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