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爆型压敏电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6879.9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4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伟;褚冬进;刘丹;常宝成;覃远东;陈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新未来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0 | 分类号: | H01C7/10;H01C1/022 |
代理公司: | 北海市海城区佳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5 | 代理人: | 黄建中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压敏电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尤其涉及一种防爆型压敏电阻器,属于电阻器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压敏电阻作为过电压保护器已广泛应用于电器、电子、建筑、通信和军事领域,起到抑制浪涌过电压,分流浪涌电流,保护电路和器件免受浪涌过电压的损坏的作用。压敏电阻的失效模式分为短路模式和开路模式。短路模式,大体可分为老化失效、暂态过电压破坏两种类型,短路失效是引起压敏电阻起火的主要原因,容易导致家用电器发生火灾事故。另一种是开路模式,它主要发生在压敏电阻流过远远超出自己能够承受的浪涌电流时,压敏电阻本体炸裂。针对上述情形,人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设计出了很多安全型压敏电阻器,如CN 203070846 U等,但是这些产品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并且产品组装较复杂,因此还可以对现有技术做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弹簧式阀门自动排气装置,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适合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防爆型压敏电阻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爆型压敏电阻器,包括防爆壳体及设置在防爆壳体内的压敏电阻元件,在防爆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与防爆外壳通过设置在顶盖一端的两个顶盖支座分别与设置在防爆壳体内的两个壳体卡口扣合而形成活连接,顶盖的另一端设置有弹簧上支座,在防爆壳体内设置有弹簧下支座,弹簧上支座与弹簧下支座之间连接有使顶盖与防爆壳体紧紧扣合的弹簧。
采取上述措施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弹簧式阀门自动排气装置,当发生爆炸时,壳体气压升高,当到达一定压力时,顶盖自动打开,高压气体从外壳顶部泄放出去,从而避免壳体发生变形或者破裂,当气体排完后,由于弹簧的收缩还原作用,使得顶盖紧紧关闭,阻止壳内压敏电阻元件和外部空气的接触,从而可以有效地延长产品寿命,增加产品的安全性能;
2.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生产效率高,并且适合大批量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后正剖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后侧剖面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元件序号是:压敏电阻元件1,顶盖2,弹簧3,防爆外壳4,顶盖支座21和22、弹簧上支座23、弹簧下支座41,壳体卡口43,顶盖固定柱24、壳体固定柱42,引出电极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压敏电阻元件1及包裹着压敏电阻元件1的防爆壳体;在防爆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2,顶盖2上面向防爆外壳4的一面设置有顶盖支座21和22,另一端设置有弹簧上支座23,中间设置有顶盖固定柱24。防爆外壳4里面与顶盖支座21和22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壳体卡口43和另一壳体卡口,与弹簧上支座2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弹簧下支座41,与顶盖固定柱24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壳体固定柱42。顶盖2与防爆外壳4通过设置在顶盖2上的顶盖支座21和22分别与设置在防爆外壳4内的壳体卡口43和另一壳体卡口扣合而活连接,顶盖2能够以顶盖支座21和22与壳体卡口的连接点为支点,向上打开。顶盖2的弹簧上支座23,与防爆外壳4内弹簧下支座41之间连接有使顶盖2与防爆外壳4紧紧扣合的弹簧3。当防爆壳体内的压力足以克服弹簧3的拉力时,压力即能使顶盖2与防爆外壳4启开而消除防爆壳体内的压力。顶盖固定柱24与壳体固定柱42固定着压敏电阻元件1,压敏电阻元件1的两个引出电极分别延伸出防爆外壳4之外。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压敏电阻流过远远超出自己能够承受的浪涌电流,发生爆炸时,防爆壳体内气压升高,当到达一定压力时,压力克服了弹簧3的拉力时,顶盖2在压力作用下自动打开,高压气体泄放出去,从而避免防爆壳体发生变形或者破裂,当气体排完后,由于弹簧3的收缩还原作用,使得顶盖2紧紧关闭,阻止防爆壳体内压敏电阻元件1和外部空气的接触,从而可以有效地延长产品寿命,增加产品的安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新未来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新未来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68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本体顶盖安全带绑缚架
- 下一篇:铜线滤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