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干扰USB 3.0电连接器及其端子料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6784.7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0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汪青;胡锦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青;胡锦娟 |
主分类号: | H01R13/6461 | 分类号: | H01R13/6461;H01R13/05;H01R13/405;H01R43/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干扰 usb 3.0 连接器 及其 端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抗干扰USB 3.0电连接器及其端子料带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长足发展,USB 产品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的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有的USB 产品多采用专用USB 连接器,通过在USB 产品的前部设置专用USB 连接器,通过该USB 连接器与USB 口连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USB 技术已经有现在的USB2.0 发展到USB3.0。
授权公告号为CN2016900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USB3.0连接器。如图1所示,包括一外壳4,所述外壳4内设有一塑胶本体1、2、3,所述塑胶本体上并排设有5 个上插针6形成3.0端子组,以及并排设有4 个下插针7形成2.0端子组,所述塑胶本体上设有上、下两排插针孔,所述上插针6穿过所述上排插针孔,所述下插针7穿过所述下排插针孔。上述USB3.0连接器的3.0端子组的5 个上插针6与2.0端子组的4 个下插针7自分离,互相独立,无法解决高步及串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干扰USB 3.0电连接器及其端子料带结构,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高频及串音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后制程焊线过程中的地线绞线难于焊接问题,提高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抗干扰USB 3.0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2.0端子组和3.0端子组,该2.0端子组和3.0端子组一体镶嵌成型于绝缘本体中,该3.0端子中有4个信号端子和1个接地端子,该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一接地焊脚、一第二接地焊脚、一自第一接地焊脚一体向前延伸的第一连接部、一自第二接地焊脚一体向前延伸的第二连接部,该第一、第二连接部的头端由第三连接部一体相接,自第三连接部一体延伸出弹性接触部,该弹性接触部位于第一、第二连接部之间,且该接地端子的弹性接触部与4个信号端子的弹性接触部位于同一线上。
优选的,所述3.0端子组的接地端子的第三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弹性接触部围合形成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所述2.0端子组包括位于中间的2信号端子的分布于两侧的1电源端子和1接地端子,该2.0端子组的2信号端子分别位于第一、第二容置空间上方。
优选的,所述3.0端子组的4个信号端子均有向上翘起的弹性接触部和连接弹性接触部的信号线,该信号线的后端形成信号焊脚;对应之绝缘本体中部设有多个让位槽, 3.0端子组的各弹性接触部悬设于该让位槽中;该接地端子位于4个信号端子的中间,各信号端子的弹性接触部系从后端向前伸向让位槽,该接地端子的弹性接触部系从前端向后伸向让位槽。
优选的,所述2.0端子组的2信号端子有信号线、形成于信号线头端的平面接触部和形成于信号线尾端的信号焊脚;该2.0端子组的2信号端子的平面接触部位于第一、第二容置空间上方,2.0端子组的2信号端子的信号焊脚位于3.0端子组的接地端子的第一、第二接地焊脚之间。
优选的,所述2.0端子组的电源端子有电源线、形成于电源线头端的平面接触部和形成于电源线尾端的电源焊脚;该接地端子有接地线、形成于接地线头端的平面接触部和形成于接地线尾端的接地焊脚;该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的平面接触部形成一排,且露出绝缘本体之舌板前端的上表面,该电源线、接地线和信号线嵌入于绝缘本体中,该电源焊脚、接地焊脚和信号焊脚均伸出绝缘本体后端面。
优选的,所述2.0端子组的各焊脚与3.0端子组的各焊脚在绝缘本体的后端形成一排。
一种抗干扰USB 3.0电连接器端子料带结构,包括一端子料带和一体连接于端子料带同一侧的2.0端子组和3.0端子组,该3.0端子中有4个信号端子和1个接地端子,该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一接地焊脚、一第二接地焊脚、一自第一接地焊脚一体向前延伸的第一连接部、一自第二接地焊脚一体向前延伸的第二连接部,该第一、第二连接部的头端由第三连接部一体相接,自第三连接部一体延伸出弹性接触部,该弹性接触部位于第一、第二连接部之间,且该接地端子的弹性接触部与4个信号端子的弹性接触部位于同一线上。
优选的,所述3.0端子组的接地端子的第三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弹性接触部围合形成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所述2.0端子组包括位于中间的2信号端子的分布于两侧的1电源端子和1接地端子,该2.0端子组的2信号端子分别位于第一、第二容置空间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青;胡锦娟,未经汪青;胡锦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67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超声波消泡的发酵罐空气分布器
- 下一篇:喷嘴碰触机构和注射成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