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发动机节温器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5942.7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2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显智;刘珠玲;王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雷沃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刘英梅 |
地址: | 300402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发动机 节温器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发动机的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节温器壳。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的冷却液系统分别由大、小水路循环两部分构成,大、小循环工作是否正常关系着发动机能否正常运转,而节温器是控制冷却系统大、小循环的关键。如图1和图2所示,节温器阀门4负责切换水路大循环和水路小循环,图1所示的是水路小循环状态,节温器阀门打开,冷却水由上腔体1左侧的入口进入,由下腔体2左侧的出口流出,不经过散热器,在发动机内部小循环。图2所示的是水路大循环状态,节温器阀门关闭,冷却水由上腔体左侧的入口进入,由大循环出口腔体3流出,冷却水经过散热器进行大循环。由于发动机水温较低时进行水路小循环,升温较快,经常出现因节温器响应过慢,水路保持小循环状态的时间超过预计时间,冷却水无法及时冷却。造成瞬间水温升高报警、发动机无力、油耗量增大、机油粘度降低、机油烧损、润滑部位零部件加速磨损等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柴油发动机节温器壳,该节温器壳可以避免水温升高过快。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柴油发动机节温器壳,所述柴油发动机节温器壳设有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设有与大循环出口腔体连通的通孔,其特征是: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堵。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通过螺纹堵将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隔离开,使得上腔体可以始终保持与大循环出口腔体连通。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节温器阀门响应过慢,而导致的冷却水流通路径改变缓慢而造成的造成瞬间水温升高报警、发动机无力、油耗量增大、机油粘度降低、机油烧损、润滑部位零部件加速磨损等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节温器壳处于水路小循环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节温器壳处于水路大循环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腔体;2、下腔体;3、大循环出口腔体;4、节温器阀门;5、螺纹堵。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3,一种柴油发动机节温器壳,所述柴油发动机节温器壳设有上腔体1和下腔体3,上腔体设有与大循环出口腔体3连通的通孔,其特征是: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堵5。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原理为:
通过螺纹堵将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隔离开,使得上腔体可以始终保持与大循环出口腔体连通,冷却液从大循环出口腔体流到散热器处,进行大循环。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雷沃动力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雷沃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59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能源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控制方法及电动客车
- 下一篇:玻璃运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