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线路板的接地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65060.0 | 申请日: | 2013-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1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兴新宇软电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1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线路板 接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的接地结构。
背景技术
柔性线路板,英文名称为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 其有着结构灵活、体积小、重量轻、可折弯满足动态使用要求等特性。随着电子产品向短小、轻薄方向发展,相应的电子元器件向集成化、微小型化方向发展,FPC在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保护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漏电造成的设备损坏,以及静电、电流波动对设备造成的干扰,FPC的地线需要与设备机壳相连,从而满足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要求。FPC上的接地通常指的将FPC上的电源的负极(正负双电源供电的除外)与金属机壳电连接,从而使金属机壳为零电位,FPC接地后,金属机壳可以起到屏蔽外部干扰以及屏蔽设备向外放射的干扰波。
现有技术中,FPC的接地结构有以下两种:
① 是采用压敏导电胶纸将FPC与钢片实现接地。这种结构在后续工艺中的回流焊后,压敏导电胶纸的粘性下降30%—50%,导致接地阻值增大,连接效果不理想,甚至会出现钢片脱落的现象。
② 是采用热固导电胶膜将FPC与钢片实现接地。由于热固导电胶膜的价格较高,且因底面需开孔将镀铜层外露,导致增加后续的化学镀金层用量,导致成本增加。
因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急需一种接地连接效果好且制造成本低的FPC接地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接地连接效果好、制造成本低的柔性线路板的接地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柔性线路板的接地结构,包括柔性线路板本体和钢片,还包括覆盖在柔性线路板本体两侧的顶面胶膜和底面胶膜、以及将底面胶膜与钢片进行连接固定的热固胶膜,所述柔性线路板的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顶面胶膜、底面胶膜、热固胶膜对应第一通孔所在的位置依次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形成焊盘,所述焊盘内灌注有焊锡,从而将柔性线路板本体与钢片进行接地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电镀有铜层。
进一步,所述铜层的外部依次化学镀有镍层和金层。
进一步,所述铜层的厚度为7-15μm。
进一步,所述镍层的厚度为1.5-4μm,金层的厚度为0.0375-0.1μm。
进一步,所述钢片为SUS304或SUS301不锈钢。
进一步,所述钢片与焊锡相接触的位置需进行镀镍。
进一步,所述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孔径。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柔性线路板本体上接近几何中心的位置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与柔性线路板本体上的元器件的最小距离为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线路板的接地结构通过设置焊盘,并在焊盘内灌注价格较为便宜的焊锡将柔性线路板接地,并使用普通的热固胶膜将钢片与柔性线路板连接,从而代替了价格较贵的热固导电胶膜接地方案,使得成本大为下降,其成本仅为导电胶纸接地方案的60%、为导电胶膜接地方案的30%。同时,通过将第一通孔镀铜和镀镍金,并将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设置成比第一通孔大,从而使得焊锡与第一通孔、焊锡与钢片的接触面积增加,使柔性线路板接地电阻控制在0.2-0.5Ω的范围内,完全能满足使用要求,并提高了SMT的抗剥离强度和SMT加工良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操作方便,便于大批量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线路板的俯视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线路板的仰视图;
图3 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 为B处灌注焊锡后的放大示意图;
图5 为B处灌注焊锡前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电子设备1,其包含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线路板的接地结构。柔性线路板的接地结构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顶面胶膜6、柔性线路板本体5、底面胶膜7、热固胶膜8和钢片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兴新宇软电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兴新宇软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50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索除锈机
- 下一篇:一种辅助高压喷射软管入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