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隧道掌子面涌水流量手持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4828.2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7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术才;林鹏;许振浩;李利平;郭明;孙超群;王康;陈迪杨;孙尚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1/00 | 分类号: | G01F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掌子面涌 水流 手持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掌子面涌水流量手持测量装置。
技术背景
隧道工程建设中,尤其是在岩溶裂隙水发育的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长期以来,因地下水未勘察清楚,导致隧道工程事故的例子比比皆是。要想对隧道隧址区地下水有一个清楚的了解,隧道施工现场涌水流量测量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且必须及时准确。现有的隧道施工现场常用的涌水流量测量方法主要有:水桶法、水位标定法、水泵能力法、浮标法和堰测法等。这些涌水流量测量方法受场地和仪器等限制较多,测量方法操作复杂,耗时耗力,在施工现场操作不具有简易性和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用于隧道掌子面涌水流量手持测量装置,降低测量操作的复杂性,有效提高隧道施工现场涌水流量测量工作的效率,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设计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隧道掌子面涌水流量手持测量装置,包括主体框架、把手、流量测速计、动水感应装置。
所述主体框架,为刚性结构,内含若干格子框,所述格子框用于固定流量测速计和动水感应装置;
所述把手与主体框架连接,并可以固定有显示屏和开关。
所述流量测速计,用于测量水流流速,现有种类较多,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动水感应装置,用于在水流作用下接通电路,便于计算出水流的断面积;
所述动水感应装置,包括柔性防水保护套,用于防止水与复位弹簧片、触发弹簧片、电路接触;
复位弹簧片,一端固定在格子框的交点上,另一端连接轴套;
触发弹簧片、刚性传动片,均固定在轴套上;
轴套,套在固定轴上,并可以围绕固定轴转动;
固定轴,固定在格子框上。
所述复位弹簧片、触发弹簧片和刚性传动片是固定在一起的,一方面通过复位弹簧片与格子框的一个交点刚性连接,另一方面可以绕固定在格子框上的固定轴转动。
所述用于隧道掌子面涌水流量手持测量装置还可以包括开关和显示屏,所述开关和显示屏固定在把手上。
显示屏可以对流量测速计采集的流速和动水感应装置采集的位置信息进行显示,通过位置信息计算出水流的断面积,进而可以计算出单位时间的涌水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涌水流量测量工作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的动水感应装置,巧妙的将水流断面积测量装置和水流流速测量装置结合成为一个轻便、简单的手持测量装置,从而使得隧道掌子面涌水流量的测量工作变的简单、高效。
2)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工程需要,调整格子框的数量和尺寸,从而满足工程需要的涌水流量测量数据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虚线框内结构放大图。
图3为动水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体框架;2、流量测速计;3、动水感应装置;5、格子框;6、把手;7、柔性防水罩;8、复位弹簧片;9、触发弹簧片;10、刚性传动片;11、固定轴;12、显示屏;13、开关;14、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隧道掌子面涌水流量手持测量装置,其主要包括主体框架1、流量测速计2、动水感应装置3和把手6。
所述主体框架1,为刚性结构,包含若干格子框5;格子框5上固定流量测速计2和动水感应装置3;把手6上承载显示屏12和开关13。
所述流量测速计2,可以测量水流流速,现有种类较多,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动水感应装置3,包括柔性防水罩7、复位弹簧片8、触发弹簧片9、刚性传动片10、固定轴11、轴套14构成;复位弹簧片8、触发弹簧片9和刚性传动片10是通过轴套14固定在一起的,一方面通过复位弹簧片8与格子框5的一个交点(如图1中A点)刚性连接,另一方面可以绕固定在格子框5上的固定轴11转动。
显示屏12对流量测速计2和动水感应装置3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显示,进而方便计算出单位时间的涌水流量。
本实施例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几步:
1)将手持测量装置贴于隧道掌子面涌水处,使流量测速计2尽量位于涌水处中心位置,固定好位置后打开开关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48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