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压缩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64596.0 | 申请日: | 2013-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0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岳喜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智(青岛)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25/00 | 分类号: | F04C25/00;F04C29/1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主要由排气管101、吸气管102、壳体103、定子104、转子105、气缸106、活塞107、储液器108、铜外管109、铜内管110、膨胀圈111等组成,如图1所示,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压缩机通电工作时,定子104产生磁场,使转子105旋转,带动轴转动,使活塞107在气缸106中做偏心运动,然后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介质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由气缸孔经消音罩排至壳体103中,再经定子104外侧的切边、定子104及转子105之间的间隙,最后由排气管101排入冷冻循环系统。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铜内管110与气缸孔的密封是通过膨胀圈111实现的,膨胀圈111能够使铜内管110与气缸吸入孔内侧紧密配合,以防止吸入气缸106的冷媒不经过压缩系统压缩直接进入到压缩机103壳体中,从而造成冷媒气体的泄漏,导致压缩机制冷量下降和功率提高。尽管膨胀圈111可以起到密封作用,但是在实际生产工艺中,膨胀圈111打入气缸吸入孔时容易造成气缸106变形,进而导致气缸内部精密零件间隙配合发生变化,降低压缩机的压缩效率,甚至可能造成活塞的卡死,造成压缩机的不良率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压缩机,能够有效解决压缩机生产工艺中出现的气缸变形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问题:
一种新型压缩机,包括储液器和气缸,在储液器输出端与气缸吸入孔连接处设置有外管和内管,内管储液器端套置在储液器输出端上,外管套置在内管储液器端上,所述内管气缸端与气缸吸入孔之间采用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005mm~0.025mm。
进一步,所述气缸吸入孔内表面的粗糙度≤Ra1.0。
进一步,所述内管气缸端设置有倒角,倒角的倾斜度为10°~15°。
进一步,所述内管为碳素钢内管,内管气缸端与气缸吸入孔连接处采用焊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内管外表面具有一层铜镀膜,铜镀膜的厚度大于0.015mm。
进一步,所述外管为铜外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述及的压缩机,内管与气缸吸入孔之间采用过盈配合进行密封,同时保证气缸吸入孔内表面的粗糙度在Ra1.0及以下,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碳素钢材质的内管打入气缸后,在保证密封效果的基础上会降低气缸的变形量,从而提高压缩机品质稳定性,提升压缩机的压缩效率,本实用新型中内管气缸端设置有倒角,利于将内管压入气缸。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新型压缩机,包括储液器201和气缸202,在储液器201输出端和气缸202吸入孔连接处设置有外管203和内管204,内管204与储液器201连接的一端为内管储液器端2041,内管204与气缸202连接的一端为内管气缸端2042。内管储液器端套置在储液器201输出端上,外管203套置在内管储液器端上,外管203为铜外管。内管气缸端2042与气缸202吸入孔之间采用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005mm~0.025mm,气缸吸入孔内表面的粗糙度≤Ra1.0,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为方便将内管气缸端2042压入气缸202吸入孔,在内管气缸端2042设置有倒角206,倒角的倾斜度为10°~15°。内管204为碳素钢内管,内管气缸端2042与气缸202吸入孔连接处采用焊接连接,为方便焊接,在内管204外表面涂覆一层铜镀膜205,铜镀膜的厚度大于0.015mm。
本实用新型压缩机通电工作时,定子产生磁场使转子旋转,使活塞在气缸202中做偏心运动,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介质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由气缸孔经消音罩排至壳体中。经由定子外侧的切边、定子和转子之间的间隙后到达排气管,在此过程中因为气缸202与内管204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一方面避免压缩气体的泄漏,另一方面利于提高压缩机的稳定性。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智(青岛)精密机电有限公司,未经瑞智(青岛)精密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45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离心潜水泵装置
- 下一篇:涡旋压缩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