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卡式扁平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4057.7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0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冬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联嘉祥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40 | 分类号: | H01B7/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蔡晓红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式 扁平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卡式扁平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等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电线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使用中,不仅要避免电缆受机械损伤、绝缘损伤、绝缘老化变质等,且在狭小缝隙中穿设时,由于普通电线截面均为圆形,难以适用于狭小缝隙的环境要求;另一方面,现有的各种各样的线材在安装时一般使用一种穿线管来加以固定,起到安全和美观的作用。但当在狭小缝隙中安装时,由于空间有限,线材就是自由的拉接而不固定,影响电线的使用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在狭小缝隙中安装电线时不易固定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在狭小空隙内固定的自卡式扁平电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卡式扁平电缆,包括电线,所述电线包括绝缘层及包覆在所述绝缘层内的至少一根导体,所述绝缘层上沿电线长度方向开设有卡合部,所述自卡式扁平电缆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电线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上设有与所述卡合部固定配合的配合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卡式扁平电缆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胶条,所述配合部设置在所述固定胶条靠近所述电线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卡式扁平电缆中,所述卡合部为凹槽,所述配合部 为凸起,所述电线和固定装置通过所述凹槽和凸起的配合实现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卡式扁平电缆中,所述卡合部的横截面为自所述绝缘层外表面向内呈渐宽延伸的梯形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卡式扁平电缆中,所述卡合部为凸起,所述配合部为凹槽,所述电线和固定装置通过所述凸起和凹槽的配合实现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卡式扁平电缆中,所述卡合部为一横截面呈向所述绝缘层外表面渐缩的梯形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卡式扁平电缆中,所述固定胶条远离所述电线的一侧贴合有粘接层以及用于保护所述粘接层的保护膜。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卡式扁平电缆中,所述导体为多根,多根所述导体间隔设置在所述绝缘层内并通过所述绝缘层相互电性绝缘。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卡式扁平电缆中,所述固定胶条为聚氯乙烯制件、三元乙丙橡胶制件或聚乙烯制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卡式扁平电缆中,所述电线为扁平电线。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自卡式扁平电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电线上设置卡合部,在固定装置上设有与卡合部固定配合的配合部,通过卡合部和配合部的卡合将电线和固定装置固定起来,若需将电线装设在狭小的缝隙空间内时,将该自卡式扁平电缆共同穿过该狭小的缝隙,由于固定装置由具有弹性的固定胶条组成,通过固定胶条的涨紧作用从而将电线固定在狭缝内,防止了电线的自由拉动,保证了电线的使用安全,且各种各样的电线布线时,美观大方,又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自卡式扁平电缆中电线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自卡式扁平电缆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电线存在的在狭小缝隙中安装电线时,电线不易固定而只能自由的拉接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可与电线固定连接的固定胶条,通过固定胶条与电线的组合作用,使电线得以固定。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自卡式扁平电缆,包括电线1和用于固定电线1的固定装置2,通过电线1和固定装置2的可拆卸连接,从而对电线1进行固定。
电线1包括绝缘层11和包覆在绝缘层11内的至少一根导体12。
导体12采用裸铜软导体或镀金属层退火铜导体,且为多根导体单丝绞联而成。具体地导体12为绞合在一起的多根导体单丝,其中导体单丝是经过软化后的裸铜丝、镀锡铜丝或镀银铜丝。且裸铜丝、镀锡铜丝或镀银铜丝均采用高纯度无氧铜材,电气机械性能极为优良。导体12是圆形导体或扁平状的导体,以满足不同使用场所的需求,如当需将电线电缆安装在薄壁内部时,选用厚度较薄的扁平状的导体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联嘉祥特种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联嘉祥特种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40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轮减振系统初级飞轮的无铆钉铆接工艺
- 下一篇:铜线焊接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