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紫砂布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3761.0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6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许慧英;胡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慧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紫砂布。
背景技术
锦纶即我们常说的尼龙,它是世界上第一种合成纤维,锦纶的出现,使合成纤维工业有了重大的发现,同时也是高分子化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锦纶是聚酰胺纤维的商品名称,其基本组成物质是酰胺键—[NHCO]—连接起来的脂肪族聚酰胺。是目前普遍使用在纺织业、工业等织物。锦纶又称尼龙,是聚酰胺的商品名称。它可以分为: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 、聚十一酰胺(尼龙11) 、聚十二酰胺(尼龙12) 、聚己内酰胺(尼龙6) 、聚癸二酰己二胺(尼龙610) 、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尼龙612) 、聚己二酰己二胺(尼龙66) 、聚辛酰胺(尼龙8) 、聚9-氨基壬酸(尼龙9)。
锦纶面料是羽绒服、登山服、渔网等成品的最佳材料,它常与其它纤维混纺或交织,它的耐磨性是最佳的。比其它纤维织物高很多。锦纶织物的吸湿性在合成纤维中是比较好的,因此,在一些服装中,它比涤纶穿着的舒适性更好,锦纶织物弹性及其恢复很好,适合各种洗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紫砂布,它耐磨性能佳,弹性高,易洗度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紫砂布,其包括相反设置的正面和反面,所述紫砂布是包括横向延伸的经线和竖直延伸的纬线,所述经线采用尼丝纺,所述纬线也采用尼丝纺,其中经线密度为38根/cm,纬线密度为38根/cm,所述紫砂布包括贴面柔软耐磨层、中间吸湿层和网状透气层及表面覆膜,所述贴面柔软耐磨层附在中间吸湿层的内表面,所述网状透气层附在中间吸湿层的外表面,所述表面覆膜贴合在网状透气层的外表面,所述贴面柔软耐磨层为聚氨酯弹性纤维和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混纺而成,所述中间吸湿层为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和粘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网状透气层为涤纶纤维制成,所述表面覆膜为透明的PVC薄膜。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由于尼丝纺常与其它尼丝纺或交织,它的耐磨性是最佳的,且尼丝纺弹性高和易洗度好。因此,紫砂布耐磨性能佳,弹性高,易洗度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表面覆膜的厚度为17~27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贴面柔软耐磨层的厚度为21~26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吸湿层的厚度为23~25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网状透气层的厚度为15~22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网状透气层由涤纶纤维织成镂空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贴面柔软耐磨层由线形绒状物组成,绒状物两端编织在面层的内表面上,形成抛物线状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绒状物有序排列在面层的内表面上,每一绒状物大致呈“M”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绒状物的高度是2.5-3.4mm。
进一步地,所述绒状物横截面宽度是0.4-0.5m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紫砂布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紫砂布的经线和纬线编织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紫砂布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紫砂布的贴面柔软耐磨层示意图。
其中:11.经线,12.纬线, 13.贴面柔软耐磨层, 131.线形绒状物,14.吸湿层, 15.网状透气层,16.表面覆膜,17.正面,18.反面,19.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紫砂布,其包括相反设置的正面17和反面18。紫砂布1的边缘设有锯齿状的边角19。紫砂布是包括横向延伸的经线11和竖直延伸的纬线12,所述经线11采用尼丝纺,所述纬线12也采用尼丝纺,其中经线11密度为38根/cm,纬线12密度为38根/cm。
如图3所示,紫砂布包括贴面柔软耐磨层13、中间吸湿层14和网状透气层15及表面覆膜16。贴面柔软耐磨层13附在中间吸湿层14的内表面,网状透气层15附在中间吸湿层14的外表面,表面覆膜26贴合在网状透气层15的外表面。
贴面柔软耐磨层13为聚氨酯弹性纤维和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混纺而成,中间吸湿层14为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和粘胶纤维混纺而成,网状透气层15为涤纶纤维制成,表面覆膜16为透明的PVC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慧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慧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3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合器膜片弹簧的分离指跳动自动校正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端子装配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