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于加热的缩聚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3744.7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0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嘉震;张敏;李海存;王颖;赵新远;尹传祥;王金才;辛民;田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斯递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杨磊 |
地址: | 274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加热 缩聚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于加热的缩聚反应釜,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橡胶防老剂RD(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体)等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在缩聚反应过程中需要对反应物进行加热,而内部反应物质比较复杂,而且需要提供的热量比较多。因此加热介质和加热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RD的成产过程中加热介质多为水蒸汽,水蒸汽加热既有优点也有其局限性。优点是加热温度平缓温度比较好控制。其局限体现在加热效率上。为了弥补其加热效率的不足,就需要对其加热方式进行改造。
传统的加热方式是夹套加热,夹套加热比较简单容易实施,但是设备的夹套容易积水造成加热效率不高。因此对其加热方式进行改进刻不容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加热的缩聚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易于加热的缩聚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的反应釜本体外壁固定设置有夹套,所述的反应釜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的反应釜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的反应釜本体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浆叶,所述的电机固定设置在反应釜本体的上端,搅拌轴连接电机并设置在反应釜本体的内部,搅拌浆叶固定设置在搅拌轴上;
所述的反应釜本体的内壁四周螺旋设置有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所述的第二盘管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盘管的下方,所述的第一盘管自上而下直径相同,所述的第二盘管自上而下直径逐渐变小;
所述的反应釜本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汽管并分别与第一盘管的上端和第二盘管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反应釜本体设置有第一出汽管和第二出汽管,第一出汽管和第二出汽管分别与第一盘管的下端和第二盘管的下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盘管自反应釜本体的上部螺旋至反应釜本体的中部,所述的第二盘管设置在反应釜本体的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的搅拌浆叶为两层,分别设置在搅拌轴的中部和底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所用材质可为钛合金,不宜腐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分别设置有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两个盘管,而且第二盘管自上而下直径逐渐变小,使得反应釜的加热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不易积水。
2、本实用新型操作和温度控制更加简便易行。
3、本实用新型加热面积大,加热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易于加热的缩聚反应釜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反应釜本体,2、夹套,3、第一盘管,4、第二盘管,5、进汽管,6、第一出汽管,7、第二出汽管,8、进料口,9、出料口,10、电机,11、搅拌轴,12、搅拌浆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易于加热的缩聚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外壁固定设置有夹套2,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8,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9;
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电机10、搅拌轴11和搅拌浆叶12,所述的电机10固定设置在反应釜本体1的上端,搅拌轴11连接电机10并设置在反应釜本体1的内部,搅拌浆叶12固定设置在搅拌轴11上;
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的内壁四周螺旋设置有第一盘管3和第二盘管4,所述的第一盘管3自反应釜本体1的上部螺旋至反应釜本体1的中部,所述的第二盘管4设置在反应釜本体1的下部,所述的第一盘管3自上而下直径相同,所述的第二盘管4自上而下直径逐渐变小;
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进汽管5并分别与第一盘管3的上端和第二盘管4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设置有第一出汽管6和第二出汽管7,第一出汽管6和第二出汽管7分别与第一盘管3的下端和第二盘管4的下端连接。
第一盘管3和第二盘管4用于通入加热蒸汽为反应釜加热,夹套2用于为反应釜保温,由于分别设置有第一盘管3和第二盘管4两个盘管,而且第二盘管4自上而下直径逐渐变小,使得反应釜的加热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不易积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斯递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斯递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37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