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电池组分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3375.1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1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组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造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锂电池组分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电源,具有能量高、工作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体积小、贮存寿命长等优点,已成为新一代绿色环保电池,迅速成为电源市场的新宠,并正在逐渐取代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随着绿色环保能源应用大趋势,大容量动力蓄电池逐渐形成动力电源的主力,因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且不具有记忆效应等特性,逐渐成为动力能源未来市场应用的首选。锂电池品质的优劣不但与材料本身有关,良好的的制作工艺及先进设备也至关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化成分容工艺的一致性、性能精度,涉及到电池的活化分级组合配对,在整个电池生产工艺过程中是重要工序之一。
化成过程实际上是将每只电池装夹到充放电设备独立的通道夹具上,使电极与电池良好接触实施首次充电,对电池小电流充电激活。化成时在负极表面形成一层钝化层,即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SEI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循环寿命、稳定性、自放电性、安全性等电化学性能,不同的化成工艺形成的SEI膜有所不同,对电池的性能影响也存在很大差异。分容则是化成后通过对应工艺条件对电池循环充放电,测试分选电池的容量参数指标按不同参数级别分类。特别是动力电池要求其高倍率充放电,为保障电池质量,分容时,将多个电池放置于一个电池托盘上采用大电流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如此产生了一个问题:电池在充放电时会发出很多热量,如此导致对电池测量的数量不准确,由此通常需要风机将产生的热量带走,即使如此,仍存在电池托盘内部区域热量堆积较大、散热慢,与周边温度不一致的现象,导致电池检测结果偏不准确。
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锂电池组分容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有效散热、且散热均匀的更有利于准确检测电测的锂电池组分容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组分容装置,包括一电池托盘、一风量分布板及至少一个风机;所述电池托盘用于装入多个锂电池;所述风量分布板包括顶面及与顶面相背的底面,所述底面与所述电池托盘相对设置且所述底面设置有多个测试探针,每个测试探针用于电连接至对应一个锂电池的一端;所述风量分布板开设有多列贯穿所述顶面及所述底面的通风孔,所述多列通风孔中位于中部区域的通风孔的面积大于位于周边区域的通风孔的面积;所述至少一个风机设置于所述顶面并用于通过所述通风孔向所述锂电池吹风。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组分容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池托盘均匀装入有四列锂电池;所述通风孔为四列,每列通风孔对应相对于两列锂电池之间,所述中部区域的通风孔是指四列通风通中的中间两列的通风孔,周边区域的通风孔是指四列通风通中的两侧的两列通风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组分容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中间区域的每列均匀开设三个通风孔且每个通风孔为长条形,所述中间区域的每列开设的通风孔面积为3至5cm2。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组分容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周边区域的每列均匀开设四个通风孔且每个通风孔为长条形,所述中间区域的每列开设的通风孔面积为3至5cm2。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组分容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池托盘为矩形,每列的锂电池数量为十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组分容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风机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风量分布板为矩形,两个风机均匀地设置于所述风量分布板的顶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组分容装置的一种改进,每个风机的直径为130至150mm,风量为18至25m3/min。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风量分布板的中间区域的通风孔面积大于周边区域的通风孔面积,如此,至少一个风机吹向多个电池的中部区域的风量大于吹向周边区域的风量,使得锂电池组在分容时有效散热且散热更为均匀,降低对锂电池的检测偏差,提高了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电池组分容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锂电池组分容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33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铣复合机
- 下一篇:尼龙复合纤维及其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