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羟甲基三聚氰胺与六羟甲基三聚氰胺联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3167.1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3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胡劲松;王庆华;何德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峰浩康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51/64 | 分类号: | C07D25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脱颖 |
地址: | 408601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三聚 联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四羟甲基三聚氰胺与六羟甲基三聚氰胺联产系统。
背景技术
四羟甲基三聚氰胺和六羟甲基三聚氰胺都可用作建筑涂料以及胶黏剂原料,是进一步生产醚化氨基树脂的重要原料。国内外现有的生产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的工艺通常都是用一定比例的甲醛与三聚氰胺反应制备,但几乎所有的工艺都存在相似的难题,即两种原料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而且废水中通常都含有少量甲醛,处理较难。如专利号为201010561762.0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的生产工艺,公开了一种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生产工艺,包括混料、反应结晶、离心分离、蒸发等步骤,该工艺需通过与甲醛装置联产来解决废水问题。与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相比,四羟甲基三聚氰胺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三聚氰胺与甲醛反应生产四羟甲基三聚氰胺时,产品较多溶于反应残液,不易分离,损失较大,且废水中含有甲醛,处理困难,生产成本很高,因此这类工艺较为少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生产四羟甲基三聚氰胺及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四羟甲基三聚氰胺与六羟甲基三聚氰胺联产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四羟甲基三聚氰胺与六羟甲基三聚氰胺联产系统,该系统包括:
四羟甲基三聚氰胺反应釜,接收三聚氰胺、甲醛和水,加碱后发生反应得第一上清液和第一晶浆;
液体泵,分别与四羟甲基三聚氰胺反应釜和六羟甲基三聚氰胺 反应釜连接以将第一上清液送入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反应釜;
第一离心机,与四羟甲基三聚氰胺反应釜连接以接收第一晶浆,将其离心后得四羟甲基三聚氰胺产品;
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反应釜,分别与液体泵和第一离心机连接以接收第一上清液以及第一离心机所得的废水,也接收补加的反应原料,反应后得第二上清液和第二晶浆;
废液处理装置,与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反应釜连接以接收第二上清液;以及
第二离心机,与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反应釜连接以接收第二晶浆,将其离心后得六羟甲基三聚氰胺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物料返回装置(物料泵),分别与废液处理装置以及四羟甲基三聚氰胺反应釜和/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反应釜连接以接收废液处理装置中出来的回收物(固体物和废水),将其返回到四羟甲基三聚氰胺反应釜和/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反应釜。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联产系统生产四羟甲基三聚氰胺和六羟甲基三聚氰胺产品,合成工艺简单、分离纯化容易,大大降低了的生产成本,同时也节约了资源,减少了废水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四羟甲基三聚氰胺与六羟甲基三聚氰胺联产系统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下描述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对其作出任何限制。例如,下面描述的各步骤的顺序并非唯一和不可改变的,只要其符合正常的逻辑顺序而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即可。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四羟甲基三聚氰胺与六羟甲基三聚氰胺联产系统的总体工艺流程如下:
(a)向四羟甲基三聚氰胺反应釜中按一定比例分别加入三聚氰 胺1、甲醛2和水3,并加碱调节pH值,升温并搅拌使发生反应,反应后静置一段时间,得第一上清液5和第一晶浆4;
(b)将第一上清液5通过液体泵送入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反应釜中,将第一晶浆4送入第一离心机进行离心脱水,干燥后得成品四羟甲基三聚氰胺白色颗粒状固体6,将离心所得的废水7也送入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反应釜中;
(c)向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反应釜中按一定比例补加三聚氰胺1、甲醛2以及水3,并加碱调节pH值,升温并搅拌使其发生反应,反应后静置一段时间,得第二上清液8和第二晶浆9;
(d)将第二上清液8送入废液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将第二晶浆9送入第二离心机进行离心脱水,干燥后得成品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白色颗粒状固体10。
废液处理装置中出来的回收物(固体物和废水)可以通过物料返回装置(物料泵)将其返回到四羟甲基三聚氰胺反应釜和/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反应釜,作为反应原料继续进行反应。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和效果。
实施例1
一种四羟甲基三聚氰胺与六羟甲基三聚氰胺联产的系统,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峰浩康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建峰浩康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31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HFVC特种防腐涂料生产系统
- 下一篇:防堵塞型猪粪固液分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