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超高压调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2863.0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8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昶;连俊林;孙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瑞斯信力(北京)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20 | 分类号: | F16K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超高压 调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超高压燃气调压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超高压调压器一般采取以下三类结构,第一类是采用指挥器式的调压器,作为间接作用式调压器在下游的流量变化时响应速度较慢,需要指挥器先感应下游压力的变化调整开度再传递给主调压器来调整开度,多了一道反馈环节,在下游流量变化频繁时响应不够及时,往往造成下游压力波动,且这种调压器结构比较复杂,体积较大,成本较高;第二类是采用弹簧负载直接作用式调压器,以活塞为压力感应元件,受限于很高的出口压力,活塞的感应面积较小,所以其灵敏度较小,而且长时间使用后活塞运动的摩擦阻力较大,造成稳压精度与关闭压力等级不太理想;第三类为气体负载直接作用式调压器,相对于弹簧负载直接作用式调压器,因为其压力感应元件不需要承受很大的差压,所以其压力感应元件的有效面积可以设置成较大的膜片,其灵敏度大大提高了,并且避免了活塞运动的摩擦力,性能有较大改善;相对于间接作用式调压器,其相应速度大大提高,更适用于流量变化频繁的工况;但是现有的气体负载式调压器都是通过手动调节针阀来设定负载腔内的压力,这在出入口压差极大时是比较困难的,要求操作者反应较快且十分小心,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下游压力 过高,即使对于受过专业训练的操作人员来说也是一项困难且繁琐的工作,往往需要反复操作才能获得准确的设定压力;而且此类调压器对于所配置的针阀要求很高,不光要求流量调节的精度较高,而且要求关闭性极高,稍有泄漏就会造成调压器关闭或者下游压力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容易、反应灵敏、稳定性好的新型超高压调压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超高压调压器,包括减压阀、排气针阀、负载腔盖和阀体,所述负载腔盖内的空腔为负载腔,所述减压阀的B口与负载腔连通,负载腔盖的下端与阀体固定连接,排气针阀设置在负载腔盖上;所述负载腔盖与阀体的连接处设有支持件和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覆盖在支持件上,两者之间形成下游腔;感应元件上固定连接有阀杆,阀杆穿过支持件和阀口与阀体内的压盖固定连接,压盖下方设有阀座,压盖与阀座之间设有阀口垫;所述阀座设置在阀体的底座的空腔内,其与底座通过关闭弹簧连接;所述阀体上设有上游入口和下游出口,所述上游入口通过管道与减压阀的A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阀座中心设置有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阀口的内 径d与阀座的后端活塞杆的外径d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减压阀包括上腔体、主阀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的顶部设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穿过上腔体与调压弹簧盖连接,弹簧盖通过调压弹簧与活塞杆连接,活塞杆穿过支持块置于减压阀阀口中,所述减压阀阀口下方设有减压阀阀口垫,减压阀阀口垫设置在阀口垫固定件中,阀口垫固定件与下腔体固定连接;减压阀阀口垫的下方设有弹簧;所述减压阀的A口为进气口,B口为出气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阀口垫固定件的四周还设有过滤芯,所述过滤芯上端与主阀体连接,其下端与下腔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支持块与减压阀阀口垫之间形成反馈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调压器阀座结构为全平衡式设计,这样在出入口压差较大时对阀座没有影响,这样压力感应元件两侧的压力差只需要能克服关闭弹簧即可,感应元件两侧的压力差较小,这样感应元件就可以采用有效面积较大,灵敏度较好的膜片结构,对提高调压器的稳压精度有很大益处;对负载腔的压力控制采用减压阀和排气针阀来调节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在出入口压差较大时的可操作性;还能够避免单纯使用两个针阀操作时因为针阀关闭不严而造成降压或超压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底座放大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减压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瑞斯信力(北京)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特瑞斯信力(北京)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28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