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及包括其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1493.9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3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于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05 | 分类号: | B60N2/00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建新;严志军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座椅 车身 连接 结构 包括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前述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的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根据每种车型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结构设计,相互之间的通用性较差。
随着车辆开发的平台化以及成本方面的压力,共用零件成为车辆开发的趋势。不同车型有着不同的座椅位置,因此用传统的座椅和车身连接方式很难实现一套座椅应用在同一平台多个车型上共用,难免会碰到地板横梁的重新开发,以及座椅滑轨和骨架重新开发,这势必带来开发成本的上升和周期增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前述缺陷的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括前述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的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所述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包括用于连接汽车座椅的上横臂、用于连接车身地板结构的下横臂以及交叉地固定在所述上横臂和所述下横臂之间的第一斜臂、第二斜臂。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中,所述上横臂和所述下横臂为有槽的型材。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斜臂和所述第二斜臂的端部分别容置在所述上横臂和所述下横臂的槽内。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中,所述上横臂与所述第一斜臂、所述第二斜臂之间的固定以及所述下横臂与所述第一斜臂、所述第二斜臂之间的固定通过枢接实现。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中,所述枢接为螺栓连接。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中,所述枢接为铆接。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斜臂和所述第二斜臂从彼此的侧部交叉。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斜臂和所述第二斜臂之一上设置有长槽,使得所述第一斜臂和所述第二斜臂中的另一能够穿过所述长槽,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斜臂和所述第二斜臂的交叉固定。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斜臂和所述第二斜臂的分别贴近上横臂和下横臂的端部的角部切成斜面或者弧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的座椅通过前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而连接到车身地板。
通过如上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及汽车中的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由上横臂、第一斜臂、第二斜臂和下横臂等构成,座椅安装在上横臂上,上横臂、第一斜臂、第二斜臂、下横臂之间固定连接,下横臂与下地板结构连接,其中各结构臂之间的螺栓连接孔针对不同座椅位置加工相应的孔位,形成了座椅车身之间的一种柔性化连接结构,适于在同一平台多个车型上共用,能够降低开发成本和开发周期。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更加显然。应当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的组装立体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实施方式的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以及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实施方式的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与座椅、下地板的集成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构件,并且可以了解,各附图并不一定是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的。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的组装立体图。在图1中,附图标记1表示上横臂,2表示第一斜臂,3表示第二斜臂,4表示下横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该图中示出的只是座椅一侧的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在座椅的另一侧还应具有另一个汽车座椅车身连接结构;所以可以成对地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14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蒸汽拖把的蒸汽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三维打印大光斑扫描路径生成方法